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靠上司去温情劝返走丢“区官”

(2008-11-03 18:10: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10月29日,专程奔赴法国巴黎劝说滞留的温州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的温州市委四人小组返航的日期已定,5日离开法国,6日返回温州。据称,从现有的证据看,杨湘洪的出走并非临时起意。在他出走前后,其家人一度表现得很“忙碌”,看来杨杨湘洪在短期内不可能回国。知情人说,“温州市相关领导要求还是要严格封口,并要求四人组成员不得私自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违者纪律处分。”(11月3日《法制日报》)

 

在10月中旬的一周时间里,先后传出杨湘洪书记和上海卢湾区副区长忻伟明两名“区官”走丢于国外的爆炸性新闻,这对大多数纳税人正面临金融危机的多重民生挤压来说,就像是平空让百姓吞下了两只绿苍蝇般呕心与难受。时间又过了10多天,纳税人未能盼到杨书记和忻副区长回家的敲门声,等来的反而是“劝返组”自巴黎无功而返的脚步声。至于三人劝返组到巴黎见了啥人,问了些什么话,又花掉多少税款?对不起,人家要封口了,纳税人可以关心,但不一定能“关心出”结果。

 

我就纳闷了,我国《公务员法》明文规定,“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应“予以辞退”,两名“区官”这般大踏步地走丢在国外,时间都已迈过这个期限,何以我们的行政与法律究责脚步依然还像挂了铅块一样沉重呢?难道启动相关组织与法律追查程序真的很难吗?当初调查杨湘洪问题的传闻在官场已存续半年,有关方面明知杨有经济问题,为什么还给办出国手续呢?当初将问题官放出国门,现在又不惜动用税款去法国劝返,这不是小孩玩游戏是啥?

 

窃以为,对最近两“区官”抱病走丢的官场丑闻,不能再任由“老子”劝返“儿子”的游戏玩下去了。至少对杨湘洪的调查追责不应是直接上级机关和上司,理应启动与其无直接关系的机构的追究程序,如果杨果真有经济问题,那么,我们不能错过最佳“押回”期。记得2004台盟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大会上曾提交了“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企厂长经理直系亲属出国留学、定居报备制度”的提案。提案认为: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企厂长经理直系亲属出国留学、定居申报备案制度”刻不容缓。

 

也就在当年,国家商务部曾令人忧虑地披露,至2003年底,全国有4千贪官外逃卷走500亿美元。时光又过去5年多,相信不管是外逃人数还是外卷的公款,一定是个惊魂数字了。于此反腐形势下,对每一个新增的公然而公开走丢国外的官员,理应保持一种高度负责、高度警觉的追究态度和力度,提升追究机构本身的级别与硬件技能配制,尽快将其押回国后严肃处理。这样,才能进一步守好国门,扎紧篱笆,防止新的问题官借国外访问考察学习之机故意走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