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骄纵资本将女同胞逼上选美PK台

(2008-10-14 16:34: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最近笔者吃惊地发现,业已泛滥的选美开始由商业社会大舞台向企业内部纵深推进的迹象。

 

这里有一篇来自今日早报上的新闻为证。2008年10月9日,在浙江嘉兴的一家电子公司12名女员工,在该公司举行的第二届选美初赛中脱颖而出,她们将参加年终举行的决赛。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透露,最终获胜者,除将获得丰厚奖金外,还将有晋升和出国培训机会。首届冠军重庆姑娘陈昌梅已从最初的一名流水线普工成为现在的办公人员。该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总部在菲律宾,目前有女员工近900人。

 

骄纵资本已愈发不想装装样子、略表含蓄了!在现代文明社会的脚步向前推进的今天,说轻的,这是老总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后,做出的一种出格的表现和炒作行为;说重些,用这种公开选美的方式来“厚待”美女职工,纯粹是践踏劳动公平环境,也是对公民的一种就业歧视。试问,当今社会,父母给了自己一副婀娜身姿与姣美面容,难道就可凭此完成从车床到办公桌的一种“质”的飞跃?这对大多数相貌平平者来说,不是歧视与嘲弄吗?

 

这自然让我联想到上月读到的一则报道,南京一家玉器公司新进员工,老总都要亲自培训,要求员工洗马桶,直到敢于喝下一杯自己洗干净的马桶中的水才算合格;以及三个月前,北京一家饲料公司推出的新近200名大学生员工集体拼酒并“拼死”一名学生的那场“闹剧”。两名老总对自己的“雷人”之举都有光鲜理由,前者说是为了让员工知耻而后勇;后者的理由是要让新进员工去为酒文化的发展尽一份力。

 

窃以为,“员工比美”不能提升企业文化,即便今年参加比赛的姐妹人数看涨。因为以感官为刺激源头的“选美”活动,无法抵达企业团结、拼搏的员工敬业精神的内核。而且,靠脸蛋一朝改变命运的这种行为展示,相反会减损企业文化中的有用元素,让人感到不伦不类;同样,“酒烈士”在我们社会频现的根源还不仅是“酒文化”,而是资本的习惯性骄纵所带来的人格歧视。资本可以拿谋生的单个弱势公民当棋子任意摆放,要么去喝马桶水,要么去上选美PK台。

 

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我国当前就业公平性失衡的土壤存在。诸如有“台柱子”的能轻松而稳固就业,没门路的整N次容、上N次选美平台,也难就业或难保自己刚谋得的岗位,就算曾获企业选美冠军,也难保在花容不再后不被资本赶回“流水线”。显然,漠视这层土壤存在的背后是劳动法制体系的疲沓。拿美国花旗银行集团今年发生的一起赔款案来说,今年4月初集团公司透露,集团同意向下属史密斯-巴尼公司2500名在职与离职女性经纪人赔偿3300万美元。何以赔钱呢?因为,2005年原告控告巴尼公司阻止女性经纪人获得平等晋升、提薪机会等。

 

美国的法制理念对处于资本弱势地位一方的劳动者的劳动公平权益的主张和强调很苛刻。这种“苛刻”表面上看起来对资方有些挥剑过重之嫌,甚至会影响到资方的注资热情。但对整个社会劳动公平和法制体系的构建来说,却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制度性设置。如果我们的权力不是习惯性地站在资本一方,有让企业时时忌惮的“制度性惩戒”硬软势力的存在,那么,这些颇好折腾员工的老板,是断然不敢将几百名女同胞逼上选美PK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