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长跑”应有倾听孩子声音的习惯

(2008-10-06 12:39: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至明年4月30日的半年时间里,全国学生将坚持每天长跑,而“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小学生每天跑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及以上2000米。(10月6日《成都晚报》

 

这让我想起去年9月1日起教育部在全国推行的所有中小学生每天均须跳男女生手拉手的华尔兹校园集体舞。当时的红头文件说得很权威,但收效不佳。而今强推的这一同属拍脑门的学生长跑活动,当然难以赚回公众的高支持率。消息一出,网上网下引动一片置喙之声。有不少学校老师在网上发帖说:“请给我一块能容纳数千孩子奔跑的操场吧”;有家长称:“孩子咋跑,跑多久、跑多远不能一刀切。”

 

当前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已成为国人的共识,让中国孩子的体育与智育同步行进在一条理性与科学的路径上,也一直是有识之士多年来的高声贝疾呼的话题。而每天跑跳一两千米,当然可以增加学生身心活力,减轻孩子们因日日肩负一二十斤书包上学和做不完的复习资料的学习压力,这也是对未来负责。但是,如果我们采取行政指令式的强行推进路径,规定每天必须长跑,显然就有重蹈“华尔兹”类校园集体舞成为摆设的宿命。

 

原因至少有二:其一,这种一年一变的运动式晨炼,仍未跳出“不以学生为本”怪圈;其二,未添置“长跑硬件”,长跑长久不了。先说这个全国一刀切的“长跑”里的疲沓思维。教育是啥,是一种怡悦心智和陶冶性情的过程,这就决定任何教育理念和策略,都须有孩子的欣然“笑纳”为本。如此整齐划一的“长跑”孩子们赏脸吗?比如让七八岁的小孩每天跑1000米,是否合理?如此昨日叫他们做广播体操,今天让孩子们跳华尔兹,明天改让学生长跑,这般三天两头地折腾,简直是把孩子当积木。

   

再说跑场等设施缺失问题。此时,我又想起2005年11月14日凌晨在山西沁源县二中附近公路上跑操“跑丢”生命的20名学生娃。如果学校有操场,孩子们不可能去危机丛生的公路上长跑。而同样存在众多学生无操场可跑问题的,又何止沁源二中。如果我们不从教育基础性投入入手,不去解决教育马太效应,那么,在一些偏远中小学,为完成“长跑”计划,会将孩子们再次置于不安全境地。而且如此长跑,孩子们一身是汗地回教室,能洗个澡再上课吗?不现实。那么,学生们只能穿着湿衣半天自干了,这无疑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其实,要真正让孩子们有时间锻炼身体,须走应试重负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制度性减压这条路,从而真正地做到让每天的课间操和体育课不被必考课目占去。从而使更多的中国孩子有一副心智体健康的身坯,使孩子额头下别过早地挂上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使他们尽快地学会以公民意识、创新意识、人文意识去牵挂和思考苍生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