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养眼指数”暴露苍白的城市定位
(2008-09-19 19:43: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天下美女在成都,成都美女在春熙路。关于这一点,可能没几个人有勇气来将其否定,而且这里的美女给很多外地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有网友这样总结:“到了北京嫌官小,到了广州嫌钱少,到了成都后悔结婚太早。”说的就是成都美女如云。春熙路的美女到底有多美?美女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不久,一份由锦江区政府组织、专业调查公司调查的春熙路“美女养眼指数”将首次发布。
能提纯出“美女养眼指数”这个新概念,当然已足见一些人商业头脑的灵活程度。这份调查报告也非单项面对春熙路上的美女,它还包含商业圈的公共设置、商业结构,还有在这个商业圈的商家的服务质量、诚信美誉度等“集合概念”。但将“养眼指数”弄成这一调查的“招牌菜”,且政府作为主导此项调查的特殊身份一经面世,就让公众感到刺眼,消息甫出,网上网下一片置喙之声。
我想,大家不是说这种“养眼指数”的全新概念不能提出,也不是说这样的调查就一定是多余,大家认为不妥的是,在商业经济圈中,主导这一调查的机构不应是政府,而应是商业机构或民间组织。纳税人更为关心的是,调查时间如此之长的半年花销,谁来埋单?这笔调查费经过政府年初的财政预算了吗?如果没有,那便是额外开支,就应该有征询人大和纳税人的习惯。不能商业策划的“灵感”一闪现,一笔巨额的财政金就一挥手花出去了。
尚需直言的是,城市之美究竟是靠美女独秀还是靠人文浓厚,这一直是一些城市热衷于推介美女的一种意识与职能错位。这自然让我联想到一直在与成都争美女城的重庆,他们在前年也推出过十大重庆名片,而美女名片位列其首。据说,高温“蒸发”脂肪、辣椒“燃烧”脂肪是重庆女孩保持窈窕身姿的两大法宝。到过成都和重庆的朋友不说心里也明白,成都与重庆的美女的确不错。但你嫁接到“养眼指数”和“片子”上,硬要与“养眼度、代表性、独特性”搭上干系,大家却觉得有些别扭。
我们知道,城市的楼宇越来越高,城市人相互传承暖意的平台和机会却越来越缺,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盒,似乎在一天天变成房龙笔下的“囚笼”。亲情、友情被铁皮越来越厚而温暖越来越薄的防盗门锁在屋外,这已然成了我们城市的通病。城市名片的精髓是什么?我看非城市的人文关怀、和谐善良莫属。如果,这个城市的女子都被说成是貌若天仙,然“天仙”生长在的城市却身陷在人文基础稀薄的氛围中,试想,这样的城市与和谐、安详、关爱、互助的城市精神是悖离的。
作为生活在城市之上的子民,紧要关注的不是哪段路上的“美女养眼指数”的高低,也非美女是否成为某座城市的名片,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美女在地球村庄里处在“美女座次”的什么梯位。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城市的人文生存环境,究竟是“铁门咣当响,邻里不相认”,还是“问候三春暖,伸手互助之”?无疑,这比什么“美女养眼指数”来得真实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