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权敲开私人卧室是法律与道德的错位

(2008-09-19 19:11: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河南省南阳市28岁的市民任超先生收到一张网警9月12日开具的1900元罚单,罚款理由是 “电脑上复制下载有一部淫秽视频”。9月17日,任超表示将对此申请行政复议。他称自己看淫秽视频虽然不对,但只是他一个人观看,没有传播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类似夫妻在家中看黄片,是否违法值得商榷。他说:“罚得太多了,如果罚500元,我也能接受。”

   

这是一个于法无据的处罚。南阳警方称其处罚依据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但《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均没有就个人下载浏览淫秽视频的处罚规定。显然“部门规定”不该扭过法律的大腿。实际上,任超只要没有面向社会公众传播,警方要追究也只能去追究提供淫秽视频网站之责。不去处罚提供淫秽视频的网站,而是掉转方向,将“罚手”伸至夫妻在家看片的现场,实则是专捡软柿子捏。

 

任超的遭遇不是第一人,前几年被媒体曝光的延安夫妻因在家中看黄碟被警方拘留事件,就一度引发公众置喙。但众议哓哓后,法律与公权力越界介入道德领域的案例似乎难见消停。其实,在家看黄片成为公民的一道欲说还羞的“命题”,并非一日之“功”,完全是我们社会的紧张、无聊到颓废思潮所构成。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一提到看黄碟很容易将这样的行为联系到品质沦丧上去,与草根阶层之间没啥瓜葛。而大多数在家看黄片者,都是“星级”人物,但几年过去,这种既定的“看片形态”已被打破。

 

且打破得较彻底!这样一来,不管是贵族化的明星还是草根化的百姓,黄片来源种种,回家释入压力,夫妻在家看黄片似乎已不再与声望与地位挂钩,更倾注于一种人性本能与感官刺激。就此而言,我们似乎很容易在南阳警方开出的这笔“罚单”前略感悲意。按一位学者的说法,任何社会道德的问题沦落到靠法律与公权去惩办之时,这个问题已无可治愈。我们当然不能轻易灰心地认为“传播黄片”不可治理,但我们完全有理由渴望社会尽早树起一根自觉厌恶及至远离“黄片”的道德神径。

 

特别是我们的社会舆论与公权不应过早向颓废思潮缴械,将急需的道德重铸与影响全部推给法治,甚至亲手去摧毁这根道德标竿。这样的“摧毁”将为我们的社会制造出更多的无以回头的道德坍塌。我们的社会越来越丢失了人文信仰、精神高标道德、法律权威、政治清明这四驾马车对于社会人群的正确引领和约束,原本该高蹈的信仰引领道德,道德去指使法律,法律去强力约束政治。

 

但现在可谓正好打了个颠倒——政治管理着法律,法律指引着道德,道德设限着信仰。这便有公权可以轻易敲开公民的私人卧室,而“另类罚款”案更是此起彼伏,甚至沦落为一些部门的创收工具。我们的社会需要法治,但是,社会更需要法治在最需要的时候才理性出现,社会不需要法治的越权出现。社会意识道德看起来是一个虚拟的命题,实则却是一方完全可以触摸的现实模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