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情感梦想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国家林业局一位官员20日向媒体透露:虎照二次鉴定确实尚未开始。虎照二次鉴定,需鉴定机构足够权威,以平息各种争论。陕西林业厅最初委托的鉴定机构是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但该中心不肯接受委托。此后,陕西林业厅又找了几家鉴定机构,但权威鉴定机构不愿沾这个事。不愿接受委托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鉴定机构的主管领导态度谨慎,不想惹麻烦。(2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公众翘首的二次鉴定虎照,到目前竟是一个大“忽悠”,这个“国家玩笑”未免开得太大了一些吧。记得去年12月27日,国家林业局新闻办主任曹清尧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就明言,虎照鉴定目前已取得突破性的一步,陕西林业厅据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已将照片送至国家权威机构鉴定,公众很快就会知道照片真伪的结果。然而70余天过去后,此“突破性一步”竟然是“虎照鉴定已不是国家林业局的事”,众权威鉴定机构因“怕惹麻烦”而并未接受鉴定。
国家林业局与陕西林业厅的这种推太极的作法,简直是对民意的一种公开漠视,折射出他们小视且短视亿万民众对“官员造假”的极度憎恶之情。之所以民意理性始终没有发展到情绪渲泄的感性层面,是因为民意还在耐心地等待着“纸老虎”们掉转虎头的行为出现。只要假老虎们勇于更正以前的所有“假行”,直面问题,警策后人,民意并非就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快意。因为善良的中国百姓,始终明白一个道理:勇于改正错误远比一意遮蔽过失要进步得多。
但要命的是,侧身依靠在“虎照门”周围的这一群人,特别是有左右这起事件航向的官场中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依然摆出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可怕架势,没有或根本不想用积极的行政姿态去尽快消解这起公信力危机事件的影响。有人说,虎照事件并未酿至死人命案,对社会诚信与政府公信力的损耗,会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而渐次消减,有限的公共民意资源犯不着这样去刨根问底。
此息事宁人的做法看似有理,实则危险。颇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社会倍受官员造假之害的数量并非较少,而系较多;受官场假大空之害的“内伤”的程度不是很轻,而是颇重。不少的中国百姓就是因为太过厚道,总替人往进步的方向期盼,才给愈演愈烈的官员造假行为提供了客观的土壤层。好比湖北杀妻错案的佘祥林一样,如果我们并未杀妻,却无辜被关11年,这时我们就知道为啥对造假官员一定要追究的“切肤”原因。
这也是让官员敬畏手中公权,不得不保持“操守底线”的方法之一。“虎照事件”推演至此,已不可能是一般的网络狂欢事件,而是一道关乎公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核心命题。其实,之前六方动植物、影像学专家以及国防大学的专家早就以不可驳辩依据证明“周老虎”系纸老虎了,国家林业局也不必再找单位鉴定,要扭转虎照不利局面和化“虎朽”为神奇,仅需站出来挑破这层窗户纸,实话实说就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