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勒令官员读书需先荡涤“官场陋习”

(2007-10-10 11:57:55)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时事评论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7日,记者从上海市级机关获悉,即日起《市级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评价指标体系》将试行。今后,有关部门将为公务员提供一批学习“菜单”,而机关成员每年的阅读量也要达到6-12本书,每周阅读时间为7-10.5小时。据悉,此读书指标基本接近发达国家主要城市水平。此外,指标还规定,有关部门需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每人每年用于学习性的支出不少于300元。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作了一次“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大多数党政干部因工作忙、应酬多,使阅读沦落为边缘性的最不引人重视的活动,绝大多数官员日常生活中都没有阅读习惯,而热衷于出外考察“学习”。而各类名目繁多的“学习班”,又基本是与诸如“报到、接风宴会、听冗长报告、领导重要讲话、讨论、游山玩水、娱乐、饯行宴扯上干系,压根儿与“一盏孤灯、一方书案、形单只影”的读书是两码子事。

 

关于读书修身养性,古近代“官人”可谓言之凿凿———“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窗前流水枕前书,烛旁幽人凳前影”。《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将读书指向“首好”。古时官员耕读,是每日必修之课。往往是上朝归来,第一件事不是打高尔夫,也不是邀朋“砌长城”“斗地主”,而是被夫人丫鬟迎至书斋,先读一阵书填饱“精神肚子”后再说下文。

 

因为在古今中外的智慧官员眼里,读书与文化相生相系,不读书者就意味着缺失文化。有位伟人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离打胜仗很遥远。而肚里没有“文化养料”的官员大概离愚蠢也很近。反观现在的一些官员,不仅与浮躁喧嚣相交甚密,与吃喝游唱跳等“众乐们”情投意合,且长年远离笔墨书香,一年没跨进过几次书店。可以这样说,这些“缺读”的官员不仅丢了“书魂”中的活力与动力,还丢失了心中为民谋福祉的提升服务素养的日常学习习惯。

 

不愿读书的官员总有理由,总说挤不出时间,需要花费大量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应酬的工夫。实则并非如此,一些官员固守着“酒桌公务”的潜规则,走出机关便进酒店,斗酒鏖战,往往至夜深人静之时;一些官员打着招待上级或客人的幌子,一到卡拉OK厅便歌兴大发,甚至叫上异性陪唱,吼起“沙家浜”不知今夕是何年……民间有谚曰:下午唱,晚上唱,凌晨还唱,唱得山摇地荡;中午喝,晚上喝,子夜还喝,喝得连扶带拖!

   

读书明理,研究出真知,足以使人文明高雅,系挂苍生人文不致于自身背离,为政勤勉不息而廉洁律已奉公。若众官将这些喝酒唱歌的时间让位于看书,又何愁没有时间去读书?时间就像富含水体的海绵,越挤会越有;若荡涤官场上接下迎、接风送别、相互应酬的陋习,不仅能省下大量时间读书,还能不断提升自己为民服务之素养,甚至能铸造公共机关清正、廉洁之形象,可谓“一举数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