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话频道
明话频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95
  • 关注人气:6,7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拽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飙升脚步

(2007-06-12 17:44:49)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3.4%。分类别看,5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8.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9%,油脂价格上涨21.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6.5%,鲜蛋价格上涨37.1%。这一系列数字创下了年内月度新高,CPI增幅也由此连续三个月触及或突破3%的加息“警戒线”。(6月12日《羊城晚报》)

 

我注意到,即便这个CPI上涨指数已攀升至3.4%,已刷新了中国甚至世界上“史上最牛”的新高指数,依然有不少网友跟贴怀疑这个3.4%是经过“内部消化”后的数字。在他们眼里,排开住房成本持续攀高的“大点”,一味言说肉食价扬的“小点”,无疑等同于“丢了西瓜捡起芝麻”。网友的置疑不无道理,我们或许只需罗列以下数字便可窥其理:

   

一次一次的民调显示,有近九成的居民认为当前物价“过高或偏高”,感觉自己的生活消费负担比10年前更重,民众对物价指数上扬刻骨铭心,低收入阶层对物价上涨很敏感;去年7月,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称,中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球排名倒数第一;今年1月底,美国杂志《国际生活》公布了去年“全球生活质量指数”,中国(内地)在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116。

 

这些数字在公民的“行、岗、屋、教、医”等民生实景里,完全能轻易找到现实的投影。“行”:百姓出行难,出行成本贵,全世界收费公路不过14万公里,中国居然有10万公里,加重百姓出行负担;“岗”:收入分配不公,用人体系设置不公,制度监督不全,就业歧视现象频现;“屋”:存在监管缺位与“乱位”,利益阶层抱团扭曲“房控政策”,房价涨幅高,一些监管者孰视无睹,少数地方房价涨幅趋缓,竟有市长为此揪心;“教”:义务教育法在一些地方成空文,虚高择校费成痼疾,高校高收费逼母死在猪圈旁的新闻仍在出;“医”:百姓期待医改草案公示的呼声仍未得到回应,近半公民有病不能就医的悲情现实依然还在撕扯着国人神径……

 

民谚曰:“世间何是福,无忧则喜”。百姓对公仆为民解忧的全部信任,均源于自己基本生活上之无忧。如果自己天天为吃、穿、住、行、医、教发愁,公仆纵然把“为民服务”的口号喊得冽冽作响,百姓也是不买账的。那么,各级公仆理应尽快拽住百姓物价满意指数的跌滑脚步,拾起百姓对公仆的巴望信心。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指的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那块最短的木板。当前,那些垄断行业所把持的住、米、油、行、水、电、气、油的价格,这么些年来都在“与国际接轨”式增长,它们就如同最长的那块木板;而粮、油、房、医、教等价格上扬,收入分配落差加大,社会保障贫血,公平诚信缺失,则是中国这只“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它亟待我们去狠抓要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