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总乞讨练胆何以遭遇网友拍砖?

(2006-07-21 19:30:24)
分类: 杂文杂音

    周明华

       近日,在东莞城区一商场前,10多名男女向市民乞讨,期望大家捐助来助他们完成一项“成长心连心”的爱心活动。据悉,这群人中多数是身家过千万的私企老板。但情况不妙,活动策划人周新等人16日那天只“讨”得3元钱。周新称,他们是用“乞讨”的方式练胆,以突破自我。如果3万元募捐目的达不到,他们不会用自己的钱来补充,因那样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这是一群身着橘黄色“马甲”的伪乞丐,大多数都是千万富豪,均有好车好房。能从豪房豪车里走到大街上,像乞丐那样去唤醒自己和更多人的行善觉悟和爱心,公众原本应为之击节鼓掌的,但从各大门户网站于这则新闻后的网友评论中,却鲜见网友的欣然之意。

   原因很简单,网友的掌声并非随意派发。人家策划人说了,3万募捐额不到,即便老总们最终乞讨的战果就是那几块钱,他们也是不会补给的,因为补足就失去了“练胆”的意义。显然,富豪们是在弄自己的“行为艺术”,是为了“练”自个儿的“商胆”,在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地搞的一次“突破自我”的精神操练罢了。

   有道是“学好如抽丝,学坏如山崩”,你富豪真地舍得牺牲自己赚钱的时间,力求摆脱“为富难安”的心理困惑,有这么好的创新思维,为何要将自己的爱心“证明”给群众看,去步“作秀大王”后尘,到街上当乞丐呢?这样的群体性“坏”效范,是不是要告诉路人“乞丐很快乐”?与其哗众取宠、磨皮嘴皮和走破脚皮去行乞,真不如立慈善项目的研究课题。比如,尽快寻找到一条让穷者变富、让富者变仁的行动路径。

  之所以我们社会不缺作秀,只缺回报社会的情怀。在我看来,根源还是社会道德操守的坚守者日渐稀微。我们的社会在市场化的浪卷浪奔中,金钱万能一直把道义和尚美追逐到无处立身的角落。特别是对于社会弱势者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和最启码的道义责任。在这种语境下,强者更强悍、弱者更孤单。所幸的是,这一对社会和谐构成威胁的现象正在得到重视。

  在这张社会公平部分偏失的市井图沿,紧缺的是富豪和强者回报社会的感恩情怀如潮般涌来,贫民与弱者尽快从自救和他救的路径上奋起直追。如果富豪胸怀苍生、行善义举、关爱同类之情,辛苦一晌去扮乞丐,真不如就近去银行给希望工程“突破”自己的“爱心防线”来得实效,且立竿见影。且这样的“胆”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人急待操练的。

  此非笔者挑刺,而是当今富人的慈善习惯已让人汗颜。我们知道,许多国家的富人募捐金额占个人收入的30%,而我国富人募捐额还不足1%;不久前,一份慈善组织的调查显示,我国有99%的企业从未涉足善捐。诸如美国的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全球富豪,无不将自己绝大部分家产回馈社会。无疑,他们是仁爱而真心的,是脱离了作秀和不安全感的。

  其实,国人与其他国家的行善落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在固守着这份落差懒得实质性行动。显然,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的是让富人行善的快捷而放心的渠道,需要一种让富人形成“反哺”社会的常态体制和积极向上的慈善文化氛围,而非老总们一张张能翻动莲花舌的巧嘴,一个个摇晃在街头行乞的另类“秀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