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篇•对于本轮行情涨幅居前的25只大牛股的成长性分析
谷为陵
我在上篇博文中,谈到了股市与个股上涨的基本动力问题,我认为基本动力是以股票的整体价值为基础的一个正反馈环。这个正反馈环是极端重要的,它是选股与选时的基础,需要长期仔细体会。
我的股票整体论也好,主升浪战法也好,不管是理论方面的,还是技法方面的,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贴近实战。我的方法里面没有一点故弄玄虚的东西,基本上是直来直去的。如果大家做股票做久了,看的书多了,就应该能够分辨出谁的方法好。一个好的方法应该具备具有这样几个特性:确定性、系统性、高效性、可重复性。有人在我的博文后面留言,说我的理论虽好,但若不能量化,则不可应用。
其实,我的理论和方法恰恰是一种量化的方法。要理解我的方法,先要搞清楚何谓量化。狭义的量化就是建立确定性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进行市场分析、选股与操作,这可称为量化投资模式。这种量化投资模式适合于大型对冲基金,这类基金资金量巨大,动辄上百亿美元,操作品种众多,几乎涵盖股票、期货、外汇等一切品种,且覆盖全球市场,操作这类基金单靠一个人的脑子,应该是会发疯的,于是,就借助计算机进行量化投资。除了狭义的量化,还有一种广义的量化,这种量化并非是建立在计算机量化计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于市场现象的完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个股情况使用针对性的操作策略。其中,对于某一类特定的投资者来说,就永远选择符合该类投资者自身特点的固定的操作策略和模式。
这应该不难理解。比如,巴菲特是运用相反理论最成功的投资者,他的操作策略就是在股市暴跌、股票暴跌的时候抄底,而在股市暴涨、股票暴涨的时候逃顶,此所谓“在别人恐惧时要贪婪,而在别人贪婪时要恐惧”。这就是巴菲特的固定套路,可以看成是他的一种量化的投资策略和方法。再如,亚当理论倡导的操作方法是顺势交易的方法,与相反理论正好相反,顺势交易主张在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的时候追涨,而在价格上涨趋势出现明显的结束迹象的时候清仓。如果某些投资者完全遵守这样的追涨杀跌的原则进行操作,那么,这也是一种量化投资模式。
所以,我所指的量化投资模式,或者说量化操作模式,是指一种只针对市场某一种可重复模式而采用的针对性的操作方法。要注意,一定是对于市场的可重复模式,若市场出现了没有见过的情况,那么,从量化操作模式来看,这种新情况就不适合操作。
有人说,太阳底下无新事。还有人说,股市永远不变的是其变化本身。这两句话该怎样理解?我认为,从细节来看,股市永远是变化的,若只看细节,那么,就永远也看不清股市的本来面目。若从现象背后的本质去看,从股市的大局观去看,那么,就会看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有“万变不离其宗”之感慨。所以,这两句话只是针对不同的体系而言的,第一句话说的是大局,而第二句话讲的是细节。
若能够理解这一点,就离投资大师们的境界不远了。比如,巴菲特为什么能够长期成功?他为什么老是能够抄底逃顶?我就以上面的两句话来简单解释一下。对于巴菲特来说,他认为从细节来看,公司的变化是无穷的,股价的变化也是无穷的,若仅仅关注细节,那么,就会被这无穷之变化搞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但若从大局观来看,在无穷变化的公司之中,确实存在极少数质地很好的公司,它们应该是可投资的对象。但好公司必须具有好价格,才是好股票呀,而好的价格只有在股市崩盘的时候才会有的,好在从长期来看,股市总是会出现周期性的崩盘的,于是这就给了巴菲特系统性的抄底机会。我以前曾讲过,巴菲特为了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可口可乐这种股票,他一直等了37年,直到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崩盘的时候才如愿买进14亿美元,成为了可口可乐的第七大股东。所以,巴菲特的成功,就是拥有股市运行与公司运营的大局观,而绝大多数投资者恰恰缺乏大局观。
只有拥有大局观,才能够看出股市里的规律性的东西,而规律性的东西都是可重复的,虽然它们不是简单重复,但实质是基本相同的。在掌握了市场的某些规律性后,就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建立相对应的操作方法,就如守株待兔一般。我的整体论与主升浪战法,就是在不断总结股市的规律性的东西,一旦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完毕,那么,就相当于将股市的现象与其背后的本质进行了完全分类,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怎样评价一个投资者懂不懂股市,是不是一个高手?有两个并行的标准:一是看他的股票做得怎么样。做得好的,当然是不错,但一时好却不见得会永远好,连利弗莫尔这样的交易天才最终还会因投机失败而自杀嘛。所以,做得好的,还要看他的长期表现,要长期表现稳定的,那就是比较好的。二是看他对于市场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对于市场认识深入、理解透彻的人,才会从容面对任何市场的变化,才能够获得长期成功。要对市场深入认识,透彻理解,就必须洞悉股市的现象与其背后的本质,就必须将股市的现象与其背后的本质进行了完全分类,这是一个基本功。可以说,在股市里的见多识广,那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
好了,关于量化的问题就先谈到这里,我们言归正传,今天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本轮上涨行情中涨幅最大的前25只大牛股的成长性。根据我的整体价值论,股价与内在价值之间只有三种变化关系:价值回归、价值成长、价值重估。这三种变化关系可以导出三种不同的选股模式。当股价跌破内在价值时,就可以运用价值回归模式选择价值低估股;当内在价值持续增长时,就可以运用价值成长模式选择价值成长股;当内在价值出现可能的溢价率时,就可以运用价值重估模式选择具有投机价值的股票。
在自去年12月4日以来的上涨行情里,总计出现了80只翻倍牛股。为了分析这些牛股的上涨动力,我选择了其中涨幅最大的25只大牛股作为分析标的。我分析这些大牛股上涨动力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出这些大牛股属于以上三类价值变化的哪一类。假若它们的股价上涨属于价值回归和价值成长,那么,它们的股价还必然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假若它们的股价上涨属于价值重估,那么,它们的股价上涨仅仅属于投机性的炒作,股价的上涨空间很难评判,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则股价继续上涨的空间并不乐观。
要分析价值变化,就必须先计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对于成长股来说,内在价值可以用一个指标来表述,这个指标就是“市净比率”(PEG)(注:在本文完成后,我才通过网友的提醒而知道市场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指标,在此之前我完全是自己琢磨出这个指标来的,当然,我还有其它的自己一些独创指标,以后会逐渐介绍给大家。所以,现在我改正了过来,不再将PEG说成是我的发明,以免误导大家。但其它文献称PEG为“市盈增长比率”,而我认为用“市净比率”也许更简洁,所以,本文中已有的“市净比率”表述就不再修改了):
市净比率=市盈率/今后3年净利润年均增长率
用“市净比率”可以对于股票进行估值。对于典型的成长股来说,“市净比率”应该不大于1,大于1则说明股价有一定高估之嫌。所以,我认为成长股的内在价值区域应该是“市净比率”小于1。这与彼得林奇的市盈率计算方法是一致的。从股票的风险来看,“市净比率”是越低越好,最好能够达到0.5左右,但这样的机会确实是很罕见的,一旦出现这样的机会,那就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会。
好了,我现在就来分析一下那25只大牛股的成长性。我先对下表中的有些指标进行解释:
时间周期:我选择的时间周期是2012年12月4日至今年5月7日。
市盈率:在计算市盈率时,股价取5月7日的收盘价,而净利润按照2012年报或者2013年第一季报计算,且取两者的极小值。如,冠豪高新按照2012年报0.34元计算的市盈率为65倍,而按照2013年第一季报计算的市盈率为290倍,我取其中的极小值65倍作为该股的市盈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股票的最高成长率。所以,我在下表计算出的市盈率与股票软件上显示的根据第一季报计算出的动态市盈率是偏小的,也就是说我计算出的市盈率是有意高估了股票的成长性,我要分析在这种高估的情况下,股票是否具有真正的投资价值。
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是将2010年、2011年、2012年这三年年报的净利润增长率进行算数平均得出的数值。如果净利润在近两年出现负增长,那么,就不再计算三年的净利润增长平均值,而只取最后一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比如,开尔新材前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3%、45%、-41%,那么,其三年的净利润增长平均值就选最后的一个-41%。再如,外高桥前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8%、-46%、23%,那么,其三年的净利润增长平均值就选最后的一个23%。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公司最近一个年度的盈利情况。
市净比率:表中的市净比率是采用以上市盈率除以前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
下表是25只大牛股的市净比率情况:
代码
|
股票名称
|
涨幅
|
市盈率
|
前3年净利润增长率(%)
|
市净比率
|
2010
|
2011
|
2012
|
3年平均
|
600433
|
冠豪高新
|
583%
|
65
|
280%
|
123%
|
137%
|
180%
|
0.4
|
600228
|
昌九生化
|
319%
|
亏损
|
亏损
|
微利
|
亏损
|
——
|
——
|
300251
|
光线传媒
|
203%
|
44
|
80%
|
56%
|
76%
|
71%
|
0.6
|
300273
|
和佳股份
|
175%
|
52
|
166%
|
74%
|
57%
|
99%
|
0.5
|
300104
|
乐视网
|
169%
|
55
|
57%
|
87%
|
48%
|
64%
|
0.9
|
002400
|
省广股份
|
168%
|
57
|
27%
|
46%
|
83%
|
52%
|
1.1
|
300072
|
三聚环保
|
163%
|
53
|
13%
|
65%
|
89%
|
56%
|
0.9
|
300017
|
网宿科技
|
161%
|
54
|
-1%
|
43%
|
89%
|
44%
|
1.2
|
300252
|
金信诺
|
158%
|
49
|
12%
|
-41%
|
-3%
|
-3%
|
——
|
300059
|
东方财富
|
154%
|
173
|
-7%
|
60%
|
-64%
|
-64%
|
——
|
002456
|
欧菲光
|
154%
|
29
|
21%
|
-60%
|
1450%
|
1450%
|
0.02
|
002467
|
二六三
|
148%
|
35
|
-2%
|
3%
|
272%
|
90%
|
0.4
|
002570
|
贝因美
|
145%
|
35
|
12%
|
3%
|
17%
|
11%
|
3.2
|
002091
|
江苏国泰
|
143%
|
70
|
20%
|
11%
|
-3%
|
-3%
|
——
|
002148
|
北纬通信
|
142%
|
63
|
34%
|
-75%
|
290%
|
290%
|
0.2
|
002221
|
东华能源
|
141%
|
33
|
6%
|
94%
|
16%
|
39%
|
0.8
|
300234
|
开尔新材
|
139%
|
86
|
103%
|
45%
|
-41%
|
-41%
|
——
|
300347
|
泰格医药
|
139%
|
71
|
300%
|
50%
|
42%
|
46%
|
1.5
|
300228
|
富瑞特装
|
138%
|
47
|
23%
|
55%
|
62%
|
47%
|
1.0
|
000800
|
一汽轿车
|
137%
|
18
|
0.5%
|
-88%
|
-250%
|
-250%
|
——
|
300303
|
聚飞光电
|
132%
|
21
|
41%
|
23%
|
14%
|
26%
|
0.8
|
600648
|
外高桥
|
130%
|
36
|
88%
|
-46%
|
23%
|
23%
|
1.6
|
600322
|
广州药业
|
130%
|
50
|
26%
|
8%
|
37%
|
24%
|
2.1
|
600389
|
江山股份
|
128%
|
24
|
——
|
-83%
|
560%
|
560%
|
0.04
|
300083
|
劲胜股份
|
127%
|
44
|
8%
|
-14%
|
49%
|
49%
|
0.9
|
上表数据显示,市净比率<1的有12只,市净比率>1的有7只,还有6只无法计算市净比率,因为这6只股票的前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负值,无法计算市净比率。在市净比率<1的股票中,欧菲光、北纬通信、江山股份的市净比率很小,这是因为它们最近一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奇高,分别达到1450%、290%、560%,属于业绩暴增,按照正常的企业经营规律来看,这样的净利润暴增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按照这个净利润暴增计算得出的很小的市净比率只能作为参考,并不意味着这几只股票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
根据前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情况,在全部25只大牛股中,市净比率小于1的仅占约50%,这些股票具有一定的长期成长性,且目前的估值还算合理,具有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但另外还有半数的大牛股的市净比率大于1或者无法计算市净比率,说明这些股票的估值已经处于高估的状态。除非这些高估的股票在今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能够大幅提高,否则,这些股票就基本上进入了投机价值的高估区间,若股价继续上涨,则有进入投机价值的泡沫区间的可能性。
当然,上表计算是25只大牛股前三年的市净比率,这只能说明这些股票历史的表现,要想知道这些股票在未来有无成长性,就需要推算出这些股票在至少今后3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并计算出其市净比率。这个工作是相当浩大的,今天我无法完成,有兴趣的网友可以选择某些股票进行一下这项工作。
我的结论是,在以上的25只大牛股里,只有一半的股票的炒作属于在投资价值范围内,是较为合理的,而另外一半的股票则超出了投资价值范围,进入了投机价值区间。其中,对于某些亏损股和净利润下降的股票的炒作,则已经出现了恶炒的现象,有进入泡沫区间的嫌疑。若将这个结论推及到所有牛股范畴,大致可以推断出,在这轮行情中,应该有半数的牛股属于合理炒作,而另外半数的牛股属于过度炒作。合理炒作的牛股还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而过度炒作的牛股则已经进入风险区域。由于这些牛股是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所在,所以,根据牛股的这些情况,我认为股市现在的上涨动力不是很足,成长股有半数已经处于高估状态,而其它非成长类的股票还未得到投资者的响应。可以预见,市场的分化行情还会继续,整体性的上涨行情,或者说牛市暂时还难以见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