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篇•主力炒作热门板块的手法(下篇)
谷为陵
3、游资主力的运作手法
股市里的游资也可称为热钱,是指投机性的短期资金,其目的是为追求短期暴利。游资有四大“高”特征:一是高收益性,游资只追求短期暴利,对于长期平均利润不感兴趣。二是高敏感性,游资对于国家政策、行业动向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极其敏感,可以快速从中嗅出是否有投机性机会。三是高流动性,游资的操作手法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最根本的操作原则是快进快出,短期特征非常明显。四是高投机性,游资的主打目标并非那些稳定成长的股票,而是那些具有炒作概念的题材股,游资善于将概念和题材充分发挥,从而引发股价暴涨。一般来说,被游资相中和爆炒的股票,难以用投资价值进行合理的估值,只能够用投机价值进行估值。
游资与庄家的最大区别是,游资一般不选择控盘式坐庄的方式操纵股价,因为一旦控盘,不仅股票会失去流动性,且吸货和出货时间很长,这与游资的高流动性与短期性的特征不相符合。游资即使要操纵股价,也会采取非控盘的操纵方式,其控盘量一般不超过股票流通盘的30%。
从目前的情况看,A股炒作热门股票的主要力量并非超级主力和传统型庄家,而正是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游资。游资炒作热门股票的步骤与方法如下:
第一,是选择炒作目标。炒作目标有两个来源:一是因突发性的国家政策或者行业利好而突然形成的热门股票。游资的嗅觉极其灵敏,可以对利好信息进行快速反应,应该说其反应速度比庄家还要快。二是游资预先选择的目标,这些股票往往是超跌股,游资提前建一部分仓,待市场条件成熟时,将股价快速拉高出货。当然,游资在建仓股票时,会考虑股票的基本面,特别是近期拥有潜在利好题材的可能性。
第二是快速建仓。游资的建仓量较低,一般为股票流通盘的10%~30%,由于建仓量不大,游资建仓的速度可以很快。既可以预先建一部分仓,也可以追涨或者拉高建仓。游资在快速建仓时,往往可以采用连续追涨2~3个涨停板的方式建仓。而这一点往往会迷惑很多投资者,他们往往搞不清这是在建仓,他们还以为这是拉高出货,往往不敢追,其实在股价刚启动的时候追进,就是与游资同步建仓,哪里有风险?比如,去年的成飞集成在公告资产注入的信息后,股价连续拉高6个涨停板,这是出货吗?不是,这是建仓。果然,其后该股股价在6个涨停板后,经过短暂休整又上涨了一倍多。
第三是拉高。游资的拉高与传统型庄家不同。传统型庄家有一个明显的拉高过程,但游资在很多情况下是将建仓和拉高合二为一,即边建仓边拉高,没有单独的拉高动作。
第四是出货。游资的出货与传统型庄家的出货不同。传统型庄家出货时,是与整个市场为敌的,因为庄家控盘了70%的股票,都要卖给别人,要把别人骗进去,庄家就是市场的敌人,只不过大多数投资人没有及时看出这个敌人的真面目罢了。但游资不是市场的敌人,因为游资拿的股票不多,绝大部分股票还在其他人手里,游资要出货是很容易的。游资的出货与拉高也是一气呵成的,往往在将股价拉高到位之日,就是游资出货之时。游资的出货时非常迅速的,往往在一两天就可将大部分货出干净,而往往这时候,其它投资人才刚刚醒过闷来,正在追涨呢。
A股市场游资的最早代表是“宁波敢死队”。其手法是有预先在一些小盘超跌股中建仓,然后采用连续拉出2~3个涨停板的方式,将股价拉高,待市场跟风盘一到,立即出货。“敢死队”一般只要有赚就跑,若是发现形势不对,即使赔钱也会出货。因为这些游资清楚,若继续留在错误的股票里,最终会越套越深,不能够自拔。以前那些实力齐天的君安证券、南方证券以及德隆系、中科系的覆灭的教训,游资是牢记在心的。
4、小结
综上所述,股市里的三种主力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方法都是有所区别的。超级主力着眼于布大局,运作整个板块,庄家主力专注于个股股价的操纵,而游资主力热衷于短线投机性炒作。
从每一次的绝对盈利看,在项目能够运作成功的情况下,超级主力赚的最多,庄家次之,而游资最少。但是,以年计算的盈利率看,结果就可能有所不同。
对于超级主力来说,因其资金量巨大,其确定性的运作机会并不多,只有在股市于较长时间处于强势的情况下,一般是中级上涨行情的情况下,才能够成功运作,在股市处于平衡市或者弱势时,超级主力的巨额资金也会失去流动性。因此,超级主力不可能频繁操作,有时甚至需要等待几年才会有一次确定性的操作机会。没有操作机会,只能够歇着,这期间就没有收益。
对于庄家主力来说,操作机会就比超级主力多一些 ,只要股市有阶段性的热点,庄家就可以选择目标进场操作 。但是,庄家主力一年的操作机会也不会太多,因为庄家运作一只股票的周期至少需要2个月时间,即使股市较火爆,庄家不间断操作,一年大规模操作的次数也就3至4次。
对于游资来说,其操作机会在三种主力中是最多的。只要股市不是出于单边下跌状态,游资就会兴风作浪,特别是当股市处于平衡市况时,游资的优势最大。游资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市场热点,也善于抄反弹。
所以,从年盈利率来看,游资是最高的,庄家其次,超级主力最低。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符合市场的规律:资金量越大,获利率越低,越接近平均收益。公募基金就是这样的情况,公募基金是没有暴利的。
假若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必定会受到市场的惩罚。以上提到的南方证券、德隆系等昔日的超级主力,它们之所以覆灭,就是它们自恃强大,在资金量达数百亿元的情况下还急切追求暴利,就必定会在市场条件不适合的情况下强行操作,逆市而为,导致最终失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