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大工”等群友一再提出劳动计量问题所想到的(八)——丁堡骏教授劳动不能有价值论批判

(2024-07-17 23:11:23)
标签:

财经

由“大工”等群友一再提出劳动计量问题所想到的(八)

——丁堡骏教授劳动不能有价值论批判

关柏春

八、面对当代现实,仍然照本宣科《资本论》就是在糟蹋《资本论》

《资本论》诞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无产阶级优秀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他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同时也涉及到了社会主义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但是,因为作者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经验,所以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社会的具体问题就不可能做出充分的说明。

那么,今天的现实是什么,发展到哪一步了?从19世纪中叶到今天,经历了长期的革命运动和科技进步,社会是不是发展了?我以为,社会是发展了,已经从异化劳动转向了劳动复归的方向,已经从劳动力买卖转向了等劳交换的方向。

每个时代都有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那个时代迫切需要证明劳动力商品范畴,迫切需要证明剩余价值理论,迫切需要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今天则需要说明等劳交换关系,劳动计量问题已经摆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这时候证明劳动商品范畴就成了迫切的需要。当然,证明劳动商品范畴是中间环节,其目的是要解决劳动计量的问题,进而解决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

但是,对于劳动计量问题,从《资本论》里面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的。用《资本论》的结论说明今天的现实,那就必然会置马克思于非常难堪的境地,那就是在糟蹋《资本论》。但是,马克思给我们留下了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还要结合当代现实,这样就有可能会得出反映当代现实的崭新结论。我以为,这才是我们今天学习《资本论》时所应采取的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高度契合。但是,因为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关注的范围也就会有所不同,因而他们就做了明确的分工,所以他们既相互配合,各自又有所侧重。马克思的宏大视野,对于人类历史规律的把握,那是无人能及的。但是,恩格斯对于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有相当深入和详细的了解,他到工人家里,知道他们的住房、饮食等等疾苦,甚至对于室内阴暗程度也都有所了解。虽然马克思对工人的生活也有所了解,但却远不像恩格斯所了解的那样深入和细致。马克思对于空想共产主义者的理论及其实践也非常熟悉,但却远不像恩格斯所了解的那样深入和细致。恩格斯曾经详细的了解了欧文经营企业的情况,甚至对于企业设置了托儿所,幼儿园等等情况也都有所了解,欧文在生产了过多产品之后就给工人放假,而在放假期间仍然给工人支付工资,恩格斯对于这些情况也都有所了解。不仅如此,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各个阶段的具体特点了解得也更加全面和更加具体。

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没有详细阐述劳动交换和劳动计量的具体情况。但是,恩格斯在《资本论》中的《增补》部分却做了比较具体的描述。比如,恩格斯曾经举例说道,裁缝和鞋匠到农民家里,用农家的原料为他们缝衣制鞋,农家的人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缝衣制鞋花了多少时间,所以就能支付大体合理的报酬(报酬的多少是事前经过协商确定的。平等协商,两不相亏)。在这里,手工业者与农民之间是平等的劳动交换关系,支付报酬是经过协商决定的。谁能说这里的劳动没有价值呢?(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恩格斯的“增补”部分)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所能看到的主要是劳动不能交换,但是在恩格斯那里对于劳动交换却做了具体的描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同一事物做了不同的描述,这样的说明才是全面的和完整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马克思对于劳动交换就全然无知了。不是的。马克思在其他著作,比如在《哥达纲领批判》当中就曾做过比较具体的说明,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等劳交换关系。就是在《资本论》当中,马克思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也曾做过很多说明,所谓的劳动力买卖其实质就是少量劳动与多量劳动的交换,对于协作过程中的活劳动交换也做过一些说明。(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他还说过,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物化劳动交换就包含了活劳动交换。(参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可见,马克思对于劳动交换是做过很多说明的,只不过人们都没有注意到而已。

显然,如果做些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就会涉及劳动计量的底层逻辑问题。我认为,普遍的计量劳动时间的底层逻辑是今日现实中的劳动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并且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试想,如果劳动不是商品怎么可能计量它的价值呢?但是,这个问题过于复杂,本文就不做详细说明了。

总而言之,劳动不是商品的结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现实,但是简单地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就完全搞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