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工”等群友一再提出劳动计量问题所想到的(三)——丁堡骏教授劳动不能有价值论批判
(2024-07-17 22:49:07)
标签:
财经 |
由“大工”等群友一再提出劳动计量问题所想到的(三)
——丁堡骏教授劳动不能有价值论批判
关柏春
三、活劳动的间接计量问题是以往的教科书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
在谈到活劳动计量这个问题时,有的群友说应当多看书。在他们看来,似乎通过多看书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以为如果这里的书指的是流行的教科书的话,那么我敢断言,你通过多看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影响比较大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于光远、苏星他们主编的小册子,还有蒋学模、徐禾、宋涛等等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还有南方本,北方本,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都大同小异,都不可能涉及活劳动的计量问题。当然,它们也许涉及到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问题,但那都是直接计量,而不是间接计量,所以那样是不可能做出客观计量的。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基本上都采取了直接计量的办法,通过工资文件的形式直接决定了各个劳动者工资的等级和数量,但结果却使工资与劳动相脱钩了,造成了普遍的平均主义。需要强调一点,商品价值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是无法直接知道的,所以只要涉及价值计量的问题,那就不能直接计量,而只能间接计量(也就是讨价还价,两不相亏)。可以说,现在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背离了现实。所以,如果看书的话,并且仅仅局限在传统教科书的范围内,那就难免会落入教科书陷阱当中,那就不可能客观地认识现实中的劳动计量问题。
当然,个别人的学术著作或者文章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些著作、文章当中的创新性观点还没有反映到教科书中来。所以,如果要看书的话就要全面的看,除了看教科书之外,同时还要研究某些学者探讨劳动计量问题的著作,要研究这方面的文献。但是,看前人或别人的著作都只能作为参考,别人的看法不能代替自己的研究。
由此可见,研究现实问题就必须从现实出发,并且进行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有可能得出符合现实的崭新的结论。
同时,我还想指出,研究这个问题是非常难的。有些研究过这个问题的人在劳动有无价值的问题上是发生过反复的。人们接受信息往往都是先入为主。因而,对于创新性观点往往都会采取排斥的态度,甚至还会本能地抱着敌视的态度。所以,当有人提出新的想法之后,人们就会批驳攻击。面对这样的舆论环境,提出问题并勇敢地坚持下去也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