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对《资本论》的种种误解(序)
(2022-04-09 19:18:02)
标签:
财经 |
澄清对《资本论》的种种误解(序)
关柏春
我提出这个问题,是针对目前绝大多数人误读了《资本论》的实际情况而言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误解了马克思的原意。
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误解马克思的原意呢?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人们学经济学首先是从学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开始的。然而,教科书就错解了《资本论》。我们都是通过学习教科书而成长起来的,这样怎么可能不发生误解呢?
那么,都是谁错解了《资本论》呢?我上面说了是绝大多数人。但是,这个话儿过于笼统了,有了点不分青红皂白一锅煮的意思。我现在就把话说明白了吧。其实,普罗大众是没有资格错解《资本论》的,实际上他只能跟着某些人错解。在我看来,这些都属于协从者(或盲从者),不过就是人云亦云而已,是不该被问责的!那么,谁能错解呢,谁应该被问责呢?是老师,而且是教经济学的老师。当然,一般的老师也是不应该被问责的,因为一般的老师也不敢随便教学,他得按照教科书教,教科书错了他也得跟着错。所以,我认为真正应该被问责的是那些撰写教科书的主编、副主编、执笔者们!比如,卫兴华、林岗、杨瑞龙等等。至于怎么错解的,看看他们编写的教科书就知道了。当然,这也不是说一般人都能看得出来的,真正能看得出来的也是极少数。
应当指出,错解了《资本论》,其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在多数人都误解了的条件下。当然,如果在细枝末节之处理解错了也不要紧,但是关键之处理解错了,那麻烦可就大发了。然而,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我所说的误解恰恰都是在关键之处误解的。还要指出,关键之处如果理解错了,其它地方理解得越正确,其后果就越严重。可以想象,在关键之处理解错了,那就等于完全理解反了,那就是南辕北辙了,马克思本来说的是东,而你却理解成西了。看看吧,这样的后果是不是很严重啊?
尤其应当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就是说学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是要付诸实践的。所以,你如果理解错了那是有可能会引出实际后果的!
《资本论》本来是可以指导现实的,但是因为错解了《资本论》,所以它就无法指导现实了。不仅如此,而且因为错解了《资本论》,所以就把《资本论》与现实相对立了,使《资本论》遭遇了非常尴尬的局面。
比如,《资本论》的最后结论是剥夺剥夺者。那么,你现在读了《资本论》之后能剥夺剥夺者吗?咱们先不说结论,别说结论正确与否。我们首先做一个假设,我们假设剥夺剥夺者,之后再看看其后果是怎样的?我觉得,这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方法,能够检验出我们采取剥夺剥夺者的措施之后效果是怎样的,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于人们的幸福,还是不利于人们的幸福?假设我们剥夺剥夺者,比如对私营经济采取剥夺的措施,那么很可能就会造成成c千q上s万w人r下x岗g失s业y。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的主观想法不一定坏,但关键是要看后果(或实际效果)如何,只有从后果出发才能判断你的主观设想的优劣好坏!那么,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幸福,还是不利于人民的幸福?据报道,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华为最近将要裁c员y7000人。他们总共大概有20万员工,如果裁c员y7000人,那就占到他们员工总量的3%。现在,民营经济安置就业人员占就业总量的80%,安置就业人数超过2个亿。如果百分之三受到影响,全国将会影响到多少人就j业y?
易卜生创作的《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不堪忍受家中的玩偶地位而离家出走的情节。是的,娜拉最后摔门而去,确实潇洒痛快!该剧上演之后大获成功,作家获得了很多追求自由幸福女性的追捧和赞誉!但是,作家自己却说他只是在写诗!确实,易卜生也曾写过很多诗。是的,诗意很美好,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娜拉出走确实潇洒痛快,但是出走之后的后果呢?易卜生却没有涉及。然而,鲁迅先生关注的恰好是后果。是的,他也赞赏娜拉的勇气。但是,他在一个演讲中却着重问道,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而且还为她设想了三种结局。他先说了两种,第一种,落入妓j院y;第二种,还要回去。然后,他通过一个假设又说到了第三种结局,被饿死(比如小鸟飞出牢笼之后就获得了自由,但却有可能会遇到天敌,被吃掉;或者因为翅膀已经不善于飞行而无法觅食,终被饿死)。我们再补充一种可能,作为第四种结局,找到了真诚相爱的人,获得了自由与幸福。很显然,前三种结局都不理想。但是,在那个男权主导的社会,在女性经济还无法独立的年代,女性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呢?所以,你不甘缺乏自由又能怎样呢?因而,鲁迅先生最后说,“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紧要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唯一的出路就是妥协,放弃自由,甘心作为玩偶,或者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出路呢?也是有的,那就是革命,彻底颠覆那个社会。但是,革命是要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具备,那个命究竟怎么个革法?对于这个问题,就是连做演讲的鲁迅先生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那么,《资本论》留给我们的仅仅就是消灭私有制这个唯一的结论吗?非也!
是的,《资本论》的结论就是剥夺剥夺者,就是消灭私有制。应当肯定,一般来说应当是这样,这个结论是没有错的。但是,现实的革命过程却并非那么简单。请看看恩格斯所写的《共产主义原理》(第十七个问题——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呢?)吧,或者再看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吧,那里面说得清清楚楚,他们认为私有制不是一下子就能消灭掉的,“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消灭私有制是需要条件的,革命之后并不能完全消灭私有制,但是革命之后可以通过法律形式迫使私营企业老板发出和国有企业一样水平的工资,这样就能保障工人的利益。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就做过设想,在保留私有制的条件下如何保障工人的利益,而且还想出了具体的办法。但是,我们就不行了,我们的想法都非常简单,革命就是要消灭私有制,而且不计后果。
需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那时候为了保障工人的利益仅仅就想到了实行最低工资法,还想到了废f除c继j承c权q,实行累l进j所s得d税s,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现代国家基本上都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制度(他们在具体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也曾想到过社会要做一定量“扣除”,然后用于公共的医疗、教育以及济贫事业),但是他们想到的却远不及今日现实中劳动者所得到的福利保障这样完善。应当看到,北b欧o国家实行的从c摇y篮l到d坟f墓m式s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实是比较完善的。那么,在采取了这样完善的保障措施之后,还有必要彻底地消灭私有制吗?
假如我们非要彻底消x灭m私s有y制z的话,那么这里还有四个问题需要考虑:1、消x灭m了l私s有y制z之后新的企业高管由谁任命,如何激励?2、他的经营能力如何,能保持原来的经营水平吗?3、如果他没有自律,挥霍浪费怎么办?4、如果经营不善,造成亏损破产怎么办?
消x灭m私s有y制z是很快活的,但是后续问题怎么办?然而,我们现在却不管这些,而把消x灭m私s有y制z当成了唯一目标,如果改变生产关系的目的并不是要解放生产力,那么这样所谓的革命就必然会破坏生产力,这样的过程我们是经历过的,我不希望重新回到那个老路上去。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脱离生产力而主张变革生产关系呢?我觉得,这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学得的知识都是片面的,都是僵化的,这样的结果就必然是既害人,又害己。
现在看来,解决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正本清源,弄懂马克思本来的意思。
我现在感觉到,澄清人们的误解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后面就做这样的工作。我认真地查找了一下,我注意到的经常发生误解的有九个地方。但是,其中有两组是相互重复的,所以实际发生误解的也就有七处。在这两组当中,其中的一组重复非常明显,说明了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不需说明了。但是,另一组虽然也是重复的,但还有些差异,所以仍然需要做些说明。所以,实际需要说明的就是八个问题。以后我就一个一个地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算是为解决这八个问题所做的一个说明,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