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6、烹小鲜若治大国

(2011-01-05 19:06:27)
标签:

转载

N多关于云南的特色,尤其是饮食。

6、烹小鲜若治大国
  
  烹小鲜的手法,估计失传,翻遍有些文物模样的文字,不见菜谱。
  
  不必考虑庄子,虽说庄子和宰牛的扯上了关系,距离厨房还是有些远,了不得,去送过几次牛肉,观摩过硬件。孔子诡异,一头高呼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一头铁青着脸君子远庖厨,巴结得上就夸,巴结不上改骂。还是始皇帝狠,大国治了,转手烧了菜谱,顺手把知道内容的也坑埋了,一脸不留后患的坚毅。
  
  烹小鲜是基础,治大国是运用,无奈,烹小鲜已然是失踪两千年的秘笈。世界之大,就没有个大智若愚的给收起来,传下去?由此,治大国若烹小鲜,简直一句天话,众人因此各有说法,争争吵吵,公说婆说,不见正经。说话的老头作祟放蛊,中毒的,不是少数。
  
  所谓大国,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以昆明五十万乘(机动车)之巨,放回两千年前,超级大国当定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上来就是四菜一汤(昆明市新规划,沿滇池东南西展开三个新城区,连同北面现有城区,业内戏为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气派大,想法好,就是不讲水往低处流的道理,菜高汤低,难免坏汤。北面旧城这坛千年老菜再翻炒下去,不大容易。滇池汤馊,另外三盘菜再鲜活,也还是桌臭菜。早先,也有不讲理的----东川铜,黑井盐,昆明附近这两个地方,一个讲铜理,一个讲盐理,不怎么讲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的道理。铜盐尽,青山童。
  
  要把盆馊汤烹成清汤,难!先是下绿菜(水葫芦),越下越馊;然后一汤为二,清汤锅改鸳鸯锅,汤红汤清,皆非好汤;现在下鲫鱼,汤外有汤,幽默是幽默,汤色仍久不见好。烹汤的路数可谓古今中外,汤色汤味千奇百怪。
  
  出四菜一汤的地方,少不了怪事。甬道街花鸟市有本叫《煮小鱼》的菜谱热卖,拿来一翻,果然有些道理,其中讲到改汤的方法,抄些来看:
  
  一、倒掉另做。汤做坏,倒掉,洗盆重做----滇池这盆汤,治来改去,费力花钱,不如放水去淤,该改改,该挖挖,洗好了汤盆重来;
  
  二、做大改宽。一碗汤做坏,改成一盆汤——滇池这盆汤实在不行,大昆明不如大滇池,一坛老菜不要,另外三盘不上,另桌上去(安宁、富民、嵩民、禄劝、寻甸,有的是地方),汤位恢复到詹思丁赛典赤以前的水平,甚至更高;
  
  三、南汤北调。汤做坏了,换灶重做——说起来,我们还真有开挖的传统,与其小挖挖,不如大挖挖----昆明坝子一分为二,北挖新滇池,南挖新昆明,挖到这样的地步,和南水北调有得一拼。或者去问问地质专家,看看滇池能不能调到富民、禄劝一带。
  
  《煮小鱼》这本菜谱,最后一段比较搞笑,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是——天下不过是盘菜,蒸煮煎炒由人来。
  
  
  *总算治了回国,还真累,以后要少费这种脑子。
 
昆明城里最后一小段石板路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