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2019-11-11 17:00:06)
标签:

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药王山的古代佛像

药王山关帝庙遗址

陕西药王山游记和攻略

陕西铜川游记和攻略

    药王山摩崖石刻造像主要分布于药王山的东南隅。药王大殿东约200米左右,有一处摩崖造像共有8个大小不同的佛龛,有佛像43尊,据清代重修碑记载,这里的造像是由殿宇改造而成的,其中有一龛观音立像,高18米,姿态优美,肌肉丰润,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作风上看,属隋代作品。另有金代和明代坐佛各一龛,其余均系唐代作品。这批造像有浮雕、有圆雕,大者高达丈余,小者不过1尺,形象生动,雕刻细腻,线条流畅,肌肉感强,表情和悦可亲,是陕西关中渭北地区有名的古代石刻艺术。

    19568月,药王山石刻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31日,国务院宣布药王山石刻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摩崖造像”方向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坡上这一巨石,名日醉翁石。石面自上而下分别刻着 拂云悟石二水在望醉翁石 眠仙石等宇,字体大小不一,书法各异。大字如桌面,小字似茶盘。行、楷、草体皆有运用。笔法或遒劲有力,或端庄秀丽,实为字中上品。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相距醉翁石不远处可见 关帝庙石刻,为关平牵马浮雕。此浮雕为关帝庙遗址的一部分。关帝庙,清代建筑,三开间,供奉关帝神像及牌位,配有反映三国故事的精美壁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耀县水泥厂高空运料索道经过庙顶而被拆毁,现仅存附属大型深浮雕《关平拉马图》及清代题刻词10余首。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该浮雕为清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开凿,组团完美,内容为关公义子少将军关平牵关羽驰骋疆场时的坐骑赤兔马,神态颇佳。浮雕中关平身穿盔甲,威风凛凛,手牵赤兔马侧立。赤兔马的前蹄和后蹄抬起欲奔征程,意喻了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背景构图为风竹青松,松上一猴,一首攀树枝一首那细棍,指向前方一官印蜂巢,这个图案寓意关羽“封侯挂印”的故事,也有“马上封侯”的寓意,符合中国人“松鹤延年”、“鹤鹿同春”的美好愿望,耐人寻味。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过关帝庙遗址就是药玉山摩崖石刻。在长数十米的崖面上凿有7座洞窟、23个佛拿、45尊造像和20余处摩崖题记,为北周、唐、五代、宋、元和明代的杰作。这些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地宗教的发展历程和其艺术水平。此为药王山摩崖造像的介绍。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这处摩崖造像共有8个大小不同的佛龛,有佛像43尊,其中第六窟之坐佛,高4.06米,凿于明代,为摩崖造像中最大的一座,无论其造型和艺术工艺都已具有典型的中国化的特征。第一、第五和第七、第八、第九尊怎菩萨像造型风格基本相同,都为唐代作品。其中尤以第五宝中的佛与菩萨像雕工最为细腻,形象饱满,神态逼真,衣饰线条流畅,肌肤隐约可见,实属药王山摩崖造像之佳作。而第二窟中的弥勒佛像高33米,为北周时期的作品,是这里雕琢最早的一尊佛像。从其雕刻艺术上来看,它己摆脱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的神秘色彩而趋于世俗化。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19376月,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到药王庙,对药王山隋唐以来的摩崖造像做了测绘,留下了林徽因在药王山摩崖造像西边体量最大的那座圆雕坐佛之上做测绘记录时的照片,十分珍贵。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此为第八窟,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大龛,龛内为一组“东方三圣”,中为药师如来,全称为药师琉璃如来,又称大医王佛。身着袈裟,结跏趺坐,坐于亚字型的莲台上,右手上举持药丸,左手放于腹部托药钵,手做与愿印,有圆形头光和身光。左为日光遍照菩萨,右为月光遍照菩萨,身着右袒袈裟,手有镯臂有钏,均有头光,唯有日光佛光之上又有奇特的火焰纹造型,两菩萨双手十指合于胸前施说法印,站立于药师佛两侧的圆形莲台上。下层刻有两位好似道士,其实是供养人之像,均有头光,头戴高冠,身着交领广袖长袍,侧面拱手,分立在左右莲台上,在下层的底部,有大型平台一块,在平台上凿有长方形的洗药池,池子的两侧各有圆锥形的捣药石臼和滤药石槽。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宋代造像仅有照片右侧这尊弥勒菩萨一尊。头戴花蔓冠,一腿盘膝,一腿下垂,足踩莲台。从其造型及艺术风格看,显然不及唐代的水平。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这些摩崖群雕,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表情,仿佛一个山崖一个山神,一座山洞一个神仙,令人既神往于古人的智慧和技艺,又感慨当年能工巧匠的执着与毅力。神圣使人敬仰,庄严使人肃立,幽静令人清醒,神奇令人痴迷。多少文人曾经感慨万千,多少诗人书写胸臆,多少脚印流连忘返,多少腐朽化为神奇,多少病魔灰飞烟灭,多少梦想化为现实。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明代造像数量较多,且多高大。其中西侧坐佛,高4.06米,为山上最大的摩崖造像。这些晚期造像,大多数已经失掉了以前古朴的艺术风格。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石佛洞,存佛龛23个,佛像45尊。根据石窟题记,造像分属唐、五代、宋、金、元、明作品。其中东侧一尊弥勒佛像,被文物专家鉴定为北周作品,已如上述。造像分浮雕、高浮雕及圆雕三种技法,大者高至丈余,小者矮不盈尺,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其中唐代11尊,完成于盛唐之际。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第三窟的石刻佛像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第三窟的说明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第二窟的佛像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对第二窟的说明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东端正中的这尊观音菩萨像,高1.8米。赤足站立莲台之上,头束高髻,胸挂璎珞,肩披长巾,腰系锦裙,娥眉凤眼,面含腼腆,身躯修长,略向右倾,上身稍袒,乳房微耸,衣纹线条流畅飘逸,衣下肌肤隐约可见,充分表现了菩萨女性的特征。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
第2098篇.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自驾游记(五十七)药王山的摩崖石刻除了石刻佛像之外,药王山还有不少字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