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了摩尼殿出来,可以顺路到在殿的东北角,那里有一些古碑,可以去看看。其实,隆兴寺的古碑不同凡响,可谓臧龙卧虎,也是隆兴寺的看点之一。
隆兴寺内有古碑五十余通,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寺院的沧桑变化,其中最为著名、价值最高者首推隋朝的龙藏寺碑,有“隋碑第一”之美称,亦是“隆兴寺六最”之一。龙藏寺碑碑文为张公礼所撰。此碑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年),也就是和建寺同一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
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在中国的书法发展史中,隋代是汉隶向唐楷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而龙藏寺碑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字体方整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滞宽博,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呆滞,在书体结构和用笔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龙藏寺碑对研究汉隶至唐楷过渡时的书法艺术和字体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赞誉“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后人也称其为“楷书第一碑”。此碑继承了北朝碑刻的险峻、严整的风骨,又保持了南朝圆润、秀丽的气韵,形成了笔法遒劲、精练,结构方正、疏朗、瘦硬、简洁的独特风格。
除了龙藏寺碑外,寺中的康熙、乾隆碑亭以及其他的古碑也很值得一看。在大悲阁前方东、西两侧各有一亭,亭内各有一座高大宏伟的龟驮石碑。东为康熙御碑亭,西为乾隆御碑亭,碑亭均为黄琉璃瓦顶、重檐歇山式,彰显着皇家之气派,让我们在百年后的今天,也能一览两位皇帝的笔墨风韵。
隆兴寺中,有很多十分珍贵的古碑,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寺院的沧桑变化。这是摩尼殿东北角的古碑林。
大悲阁东南角的古碑。

著名的龙藏寺碑就保存在隆兴寺大悲阁东南侧的这个小房子中,小房子的墙上有龙藏寺碑的简介。

龙藏寺碑是国内现存的楷书碑刻鼻祖。此碑刻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十二月初五。碑高164厘米,宽90.5厘米,正面阴刻楷书30行,每行50字,共1447字。龙藏寺碑文为张公札所撰,记叙了恒州刺史王孝仙为劝选龙藏寺(龙藏寺即隆兴寺的前身)及募钱造寺的情况和寺院初建时的规模,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碑文书法方整有致,结构严谨,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板滞,微露魏隶遗韵,是研究魏隶向楷书过渡时期书法艺术的重要碑刻,为中华名碑之一。欧阳修在《集古录》中首录此碑,近代康有为则称其为“隋碑第一”,后人称“楷书第一碑”。据说隋朝保留至今的石碑,在中国只有3块,在书法史上认为是隶书向楷书渡的典范。它对研究汉隶至唐楷过渡向的书法艺术和字体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碑上刻文字体结构朴拙,用笔忱挚,给人以古拙幽深之感,在书法艺术上向称隋碑第一;字面道劲宽博,开唐楷之先声,有欧阳洵、虞、世南之体。康有为在《广芝舟双揖》中称赞为“此六朝集成之碑”。隋代碑刻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中尤以龙藏寺碑为著。它继承了北朝碑刻的险峻、严整的风骨,又保持了南朝道润、秀丽的气韵;形成了笔法铤劲、精练,结构方整、疏既、瘦硬、简洁的独特风格,它是从魏晋南北朝至唐在书学之递嬗上具有颇大影响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龙藏寺碑碑首高82厘米,阴刻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
隆兴寺是皇帝敕建的寺庙,因而石碑的碑首上使用了龙纹雕饰。
隆兴寺的大悲阁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高大宏伟的龟驮石碑。西边为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吁御赐碑亭,东边为清圣祖玄烨皇帝康熙御赐碑亭。两通清代御笔碑文记述了重修隆兴寺的史实,不啻为研究隆兴寺史的重要史料,也可一暏清代两位皇帝出色的笔墨风韵。
此为康熙碑亭。碑亭为重檐歇山顶式,黄琉璃瓦盖顶。亭内所立之碑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圣祖玄烨所书的《御制隆兴寺碑》。
康熙御碑的侧面,碑文记述了康熙四十二至四十八年(1703—1710年)敕令对寺院进行大规模整修的情况,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该碑文是由当时的正定县知事周元礼撰文后,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路过正定,在隆兴寺下榻写就的。

从御碑亭外看御碑。
此为乾隆碑亭。碑亭为重檐歇山顶式,黄琉璃瓦盖顶。亭内所立之碑系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高宗弘历所书的《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碑文记述了乾隆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779—1780年)对隆兴寺大规模重修的情况。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清高宗弘历巡幸五台山,御驾亲临正定隆兴寺,题写长句后,刻碑立石,并留下了“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法轮”的著名诗句。
此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

皇帝御赐碑可以享受这种龟驮的待遇,这种驮碑的巨龟称为“赑屃(音bì xì)”。赑屃是古代中国传说中龙之九子的老六,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在上古时代的中国传说中,赑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属灵禽祥兽。其原形可能为斑鳖。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又称龙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

隆兴寺中还有一个古碑长廊,收藏了不少有价值的古碑。
江总书记也曾到隆兴寺一游,留下了这块墨宝,陈列在寺中的碑刻长廊中。
古树旁的这个小亭里保存着宋代重修碑刻。
此碑立于北宋瑞拱二年(989年),碑文内容主要记叙了大悲阁的修建和大悲菩萨像铸造的始末。
该碑文字体雄劲有力,潇洒飘逸,不失为书法艺术之佳作。
隆兴寺中还有一些唐、宋、明、清的石碑,有时间的话也值得欣赏一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