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2017-03-22 20:38:10)
标签:

隆兴寺摩尼殿的建筑特

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和

隆兴寺的全国六大之最

梁思成与隆兴寺摩尼殿

河北旅游攻略及游记

杂谈

       穿过大觉六师殿遗址北行数十米就是摩尼殿,摩尼殿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落在中轴线前部,该殿始建于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

       摩尼殿为隆兴寺的“六最”之首,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的艺臻极品,被著名的中国古建专家梁思成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四柱结构形式,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营造法式》具体实例,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摩尼殿为隆兴寺中轴线上的第三殿,平面近正方形,深阔各七间,规模庞大。殿的主体为重檐歇山顶,一层檐四面出抱厦,形制独特而美丽。北京的故宫角楼结构与此有相似之处。摩尼殿与前方大觉六师殿台基有甬道相连,北京的天坛丹陛桥即模仿此种形式。

       难得有这么好机会置身这座中国古建筑的“活化石”其间,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好好看看,对于了解中国古建筑是很有裨益的。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摩尼殿的正面抱厦与歇山顶。摩尼殿大殿结构十分奇特,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殿脊、飞檐曲线如波,自然流畅;四角微翘,如鸟振翅欲飞。像这样外观重跌雄伟、富于变化、形制颇为特殊的古建筑,为宋《营造法式》之典范,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隆兴寺摩尼殿。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殿宇建于砖砌台基之上,前有月台,殿身面阔七间,进深七间,檐歇山顶,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南抱厦面阔三间,东、西、北抱厦皆为一间,人们通过抱厦进出大殿。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殿前这个石香炉,为宋代遗物,上雕佛像天王与仰莲瓣,造型生动,雕刻精美。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摩尼殿的介绍牌。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大殿中央,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的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释迦摩尼左侧老者为迦叶,老成持重,饱经沧桑;右侧为阿难,双手合十,聪慧虔诚。他长于记忆,又闻法最多,被称为“多闻第一”。两侧的莲座上为释迦摩尼的两大协侍,左侧供奉文殊菩萨,主司智慧;右侧供奉普贤菩萨,主司理德。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释迦牟尼塑像上的藻井,结构十分精巧。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释迦摩尼塑像左侧供奉的文殊菩萨,装饰繁复,色彩鲜艳。璎珞宝珠,飞天彩带等细致逼真。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释迦牟尼右侧供奉的普贤菩萨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大殿的内外围柱。摩尼殿从外面看呈横向姿态,并不觉其高,但进入殿中,仰观顿觉十分深邃。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这是摩尼殿的梁架横断面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檐歇山顶的摩尼殿面阔七间、近深六间,大殿布局奇特,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头屋。整个大殿外观重叠雄伟,富于变化。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抱厦的内部结构。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大殿内槽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摩尼殿的金柱和地面。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摩尼殿金柱柱基。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这是摩尼殿的立柱平面布置图。外金柱二十二根、内外金柱间用乳栿连接,使周圈二十二根外金柱与中心的主体梁架紧密结合,由此构成上檐的木框架结构。下层檐柱三十八根与外金柱之同也用乳栿连接,使下层檐木构架与上层檐木构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稳定的木框架体系。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这是摩尼殿的部分顶部梁架结构,林林总总的诸多构件次第搭配,毫不杂乱,井然而轻巧,是《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抬梁式建筑最确切的实物范例。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摩尼殿中使用了大量的斗拱结构,其斗栱极为丰富,且尤其复杂,站在殿中仰望,实在眼花缭乱,除却襻间斗栱,整座大殿共有一百二十七朵斗栱。下檐一圈六十七朵,上檐三十八朵,内槽二十二朵。不同位置的斗和栱,名称不同,作用有别,令我大开眼界。这是我们在古建筑中最常见到一种标志性斗拱及柱头铺作。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这是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中的斗栱示意图。斗栱是中国古建筑中最要的构件,所谓斗栱,其实是斗与栱两种构件的合称,是竖的柱与横的梁之间承上启下传递重力、分配荷载的重要部件,方形木件为斗,弓形木件为栱,斗栱可以反复层叠累加的方式分配受力点,斗与栱之间不用铁钉,而是全为榫卯结构。这是中国人在建筑上的独特发明创造。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摩尼殿上檐梁架及斗栱布局示意图,位置不同的斗栱组成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有多达二十多种不同样式,精彩纷呈。
第1156篇.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三)摩尼殿    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梁架的大体构造方法为,八根内金柱用阑额、普拍枋将柱头互相连接,四椽明栿搭交在柱头铺作上,栿脊上加大缴背以增强四椽明袱之荷载,明袱上用蜀柱、托脚承托草栿与平槫,草栿上也用短柱托脚承托其上部构件,平梁上蜀柱与叉手并用承托脊槫。如此这般一金柱、普拍枋、阑额、四缝梁架、槫、襻间共同组成摩尼殿上部主要承重的大木构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