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不服不行,80年前鲁迅就预言了大V们的结局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这是鲁迅 先生的杂文《捣鬼心传》中的点睛之笔。很多人对这句话都能倒背如流,因为这篇写于80年前的杂文曾是中国学生的必修课。
这些日子,曾红极一时的几个网络大V被接二连三揭露出来,剥开他们“意见领袖”的华丽外衣,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个个不折不扣的网络骗子。而最可恨的是,用虚假信息,移花接木的伎俩骗骗围观者也就罢了,但他们的真实目的却是利用粉丝们的围观效应为自己谋不义之财。
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捣鬼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他们确实蒙骗了不少人,也为自己挣了少则十几万,多则数十万的钱财。从“秦火火”、“立二拆四”到“薛蛮子”和前两天被批捕的“边民”,无不如此。
但鬼术再高超也敌不过真相和事实,网名“边民”的犯罪嫌疑人董如彬,从事过网站编辑和论坛管理员。由于这些从业经历,此厮对驾驭网络有着很独到的心得。但该厮却剑走偏锋利用网络玩起了鬼术欺诈进行谋利。先后伙同他人承接、策划、组织操纵“寻甸黄四狼”、“宣威癌症村”、“航空界大佬风流死”等一系列捏造事实的网上恶意炒作,非法获利数十万元人民币。
在骗术人眼里,鬼话越大胜算也越高。随着名气的越来越大,此厮个人谋利的贪念也越来越大,最后竟丧心病狂不惜损害人民利益、抹黑国家形象。在湄公河“10·5”案发生以后,到网上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宣称“湄公河惨案不是贩毒案、刑事案而是政治阴谋案”等,故意混淆是非、误导公众,骗取点击率。据不完全统计,董共在网上编造传播涉湄公河案不实言论443条,仅其中5条虚假信息即被转发4852次、评论4194条、点击31.5万次,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如今,曾被无数人崇拜的大V们纷纷现了原型,被欺骗、被耍弄的网民们对这些骗子多了一些愤懑,对网络也多了几分思考。有多少粉丝在对偶像的顶礼膜拜中,失去了个人的观察与思考?鲁迅先生写于1933年的的杂文《捣鬼心传》,距今已整整过去了80年,但鲁迅当年所描述的场景,今天来看似乎依然很熟悉,也似乎仍旧在我们身边重复着、延续着:“中国人又很有些喜欢奇形怪状,鬼鬼祟祟的脾气,爱看古树发光比大麦开花的多,其实大麦开花他向来也没有看见过。于是怪胎畸形,就成为报章的好资料,替代了生物学的常识的位置了。”
什么是捣鬼?捣鬼就是骗术,是骗术迟早会被揭穿。这次全国范围内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就是对捣鬼者的集中捣毁。一个真实客观健康公正的网络舆论环境,不仅能更好地实现促进政府管理,监督政府行政,更能切实有效地维护和实现百姓真实的诉求与社会民意表达。
由此可见,靠起哄围观除了可以满足捣鬼者的私利索求外,解决不了任何事情。经过了被大V、旗手们搅浑了的网络乌烟瘴气的折腾,人们对如何认识网络,如何运用网络,应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