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菲:如何实现人口膨胀中的北京安居梦?

(2013-10-18 12:33:34)
标签:

统计年鉴

北京市

人口膨胀

住房

宜居

分类: 谈天说地

墨菲:如何实现人口膨胀中的北京安居梦?

 

    在人口统计学中,一个地区常住人口的增长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好理解,机械增长则包括户籍人口的迁移增长和外来人口的迁移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市常住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90年代以后,机械增长开始发力。北京市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共增加了217万。其中,自然增加19.2万,占常住人口增量的8.8%;机械增加197.8万,占常住人口增量的91.2%。

 

    人口迅速膨胀不仅给一个城市带来诸多问题,更考验着管理者精细化的服务管理能力。以北京为例,如今,常住人口早已突破2000万。年均几十万的增长规模,不仅大大突破了“十一五”期末常住人口1625万的控制目标,更“超额完成”了国务院批复的到2020年常住人口1800万的控制目标。

 

    人口的过度聚集,在国际范围内并非中国才有的奇观。有数据显示,日本东京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7%,韩国汉城则超过43%,墨西哥35%,也就是三分之一的墨西哥人聚集在首都墨西哥城,蒙古50%,加拿大则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和五大湖,澳大利亚也是大部分聚集在首都。当然,这其中有些国家是地广人稀,有些则是国土面积小,政治经济相对集中。

 

    中心城市人口膨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是发展中国家,膨胀度越高。美国人口差不多3亿,首都华盛顿50万,占0.167%,中国人口13亿,北京2000万,占2%,从这点来看,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首都,相比发达的美国华盛顿,人口聚集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上述这些只是数据上的,具体到现实生活与管理要复杂很多。由于人口迅速增加,北京面临着许多其他问题。比如近些年,尽管每年都要在交通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人口的大量涌入及小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包括道路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人流、交通流的增长速度。城市交通运营能力基本处于超负荷状态,道路拥堵问题也始终徘徊在崩溃的边缘。

 

    人口过快膨胀的另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住房,北京主要城区可利用土地规模有限和人口增加带来购房需求增加,房价持续高涨现象十分明显,房地产调控在刚性需求与高房价面前显得捉襟见肘。北京如何实现人口膨胀中的安居梦,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事实上,人口集中、疏散、平稳发展、再集中、再疏散、再平稳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这个过程里会出现很多这样那样看似无解的困局或难题,这也是考验管理部门、管理者们智慧与服务意识的的关键。

 

    作为宜居城市的建设管理规划,北京也正积极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自2013年4月19日起,北京市实行保障房统一申请、审核,简化程序,推动住房保障方式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加快转变。同时加大房源建设力度,多种方式筹集房源,2013年目标实现配租配售4万套,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实现“北京人的安居梦”。

 

    作为北京人,也许更多的应该为这个住房梦、安居梦而努力,而欣慰,而稍安,而勿燥。毕竟,智慧总比困难多,办法要比问题多。您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