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网络环境?
现在的人,出门可以一切从简,但千万不能不带手机,那就像丢了魂。而到了单位,第一个动作不是擦桌子拖地,而是打开电脑开关。如果哪一天因停电或其它原因而断了网,那一整天都会没着没落的。网络给人们工作生活的帮助越来越大,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业越来越强。
十年前,在网络上干不了什么事,十年后,离开网络什么事都干不了。网络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网络跟随着人们的事业不断丰满。但极大丰富和便捷了人们生活的网络,却并未得到人们很好的关照,更有一些人把网络当做了攫取不义之财的摇钱树,把论坛当成了情绪宣泄的发泄场。
前者通过人为制造一些噱头和虚假信息,获得点击率,在高密度关注和大面积转载中获取不义之财。后者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不满就一股脑的倾泻,直骂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至于骂什么,为什么骂,起因如何,过程咋样,那是网络和围观者的事,于己无关,于明天更无关。
也许有人会说,网络嘛就该自由自在,哪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那不累死啦。没错,网络是自由的,开发的网络不仅自由,而且自在。但自由自在的网络服务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如果十年前,有人把网络当做垃圾桶,还可以理解,因为那时它还游离在人们生活的边缘,游走在人们工作的缝隙。
但十年后的今天,即便还把网络当做垃圾桶,那这个垃圾桶也已经升级为分类处理、无公害作业了。因为网络发展进步到了今天,一个什么样的网络环境,早已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选择,而是包含了社会公序良俗在内,所有网民共同参与的一个选择,否则,不仅会破坏了环境,还会埋汰了自己。
曾几何时,“清洁工中暑,小女孩给她撑伞”、“爱心女孩跪地为流浪老人喂饭”、“母亲抱着患眼癌的女婴跪地爬行以获得‘广州富家公子’的捐款承诺”……等等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消息,在获得了很高关注度,甚至连传统媒体都纷纷二次转载,予以宣扬之后,最终被一一证实都是虚假的炒作。
听到这些难道不令人气愤吗?看到网络被一些人弄得乌烟瘴气,理智、理性被埋没,正常的说理诉求被扭曲,作为网民我们怒发何处?恼向何人?而到了这个时候,却没人理睬你的感受,因为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围观,欺哄,炒作,发泄,无来由围观,无情节转载的最后,谁都说不清一个“焦点”是因何而起的?一个故事是如何被歪曲的?
在这样一个人人感到虚假、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能量受到贬损和排挤,别有用心的负能量却利用人们的爱心,堂而皇之,大摇大摆的来“消费”人们的正能量,甚至用负能量来“冒充”正能量。
很显然,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网络环境?每一个正常的网民都有一份担当和认定,那就是一个好的网络环境,是极大地发挥了网络的包容性和互动性,极大地发挥了网络的便捷性和贴近性。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被利益蒙蔽双眼,用造假作秀玷污网络的纯洁,败坏网络的环境,置广大网民利益于不顾,我行我素,甚至挑战道德,践踏法律。
诚然,一个好的网络环境的重树和张扬,普通网民能做的也许不多,但每一个人如果都从自身做起,为真实的网络舆情表达围观力顶,为真正的网络公平舆论环境鼓掌加油,让信任成为搭起政府与民间沟通的桥梁,让理解成为构建百姓与社会互进共融的纽带,让网络的优势光大,让网络的正义传扬,让谎言在网络中走开,让正能量在网络上激荡,网络中的民意表达将会更加正义和纯正,网络中的舆情诉求会更好的体现以民为本,促进民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