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随笔/感悟 |
分类: 谈天说地 |
此次“孔子原是私生子!”之论,是否又是媒体的炒作?还是专家的故意呢?
其实,这个问题本不成为问题。但就是许多让人不得而知的东西而导致了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先不说媒体是否是炒作,仅就专家而言,既然达到了“史学家”的崇高地位,本应该把更多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如饥似渴”“平庸低俗”的人们。而我们现在许多的专家学者或是反其道而行,或是媚低俗而来。
研究孔子多年的朱教授,如果把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文化成果,回报给社会,那么这种研究成果,也还有化成生产力的机会。但可惜的是,高老却不能正视自己,正视他人。也许他确实是研究了孔老夫子的生平演进,但这并不是随意开口,语不惊人势不休的理由。
试想,一个博士生导师可以用这种例子左证自己的研究价值.那么,他的学生们呢?该不会再拾老师牙慧,再去史记里反复查考了吧?那么,为了证明孔子确实是野合而生,为了能更快的拿出"研究成果",为了更热烈的形成轰动效应,显示自己的出类拔萃,是不是该开始研究到底是那滴精液成就了孔夫子的辉煌出世?
呜呼!如今我们的身边已不止一个两个所谓的专家,所谓的学者,放着干净的学问不做,却非要学习那些“娱记”们,走旁门左道,行浮躁之事,做一语惊人!这到底是社会的悲哀呢?还是伦理的丧失呢?
如此下去,学问将不再学问,文化也将不再文化。盯着各自的下三路以及可疑的突起部位,然后从专家学者的专业角度,来发现“新奇”,来体现“高深”!真若如此,中华文明之航船也就距搁浅不远了!
前一篇:发行费属不属于商业贿赂?
后一篇:从青溪川的人文变迁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