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生命的使用手册 | 优雅の叙事

找到你生命的使用手册
撰文/马冉冉
前几天,
我在网上浏览卖精油蜡烛的店铺,
居然,
看到一段关于蜡烛的使用说明。
什么,蜡烛还有操作须知?
难道不是用火点着、用嘴吹灭就可以吗?
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有使用手册?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蜡烛的记忆
手册上写道:
点燃蜡烛
1.在点燃蜡烛之前,
要先将蜡烛的烛芯修剪至5毫米-8毫米;
2.第一次燃烧蜡烛时,
请持续燃烧2-3小时;
蜡烛有“燃烧记忆”,
如果首次点燃没有使烛芯周围的蜡均匀受热,
表面完全融化,
此后蜡烛燃烧会只局限在烛芯周围。
熄灭蜡烛
1.时刻记住,不要用嘴吹灭蜡烛!
这样不仅会损害蜡烛,还会产生黑烟,
把香氛蜡烛的美妙芳香变为烟味;
2.可以使用烛花剪来熄灭蜡烛,
或是用灭烛勾工具将烛芯浸入蜡油中;
3.在蜡烛少于2cm的时候,请停止燃烧。
再对照我曾经用蜡烛的经验,
真的是这样啊!
因为第一次用它时,
没有充分融化燃烧,
以后,蜡烛就只围着烛芯附近,
烧出一个坑洞,周围纹丝不动。
原来,是因为“蜡烛记忆”,
我之前还埋怨质量不好,
原来是我使用不当造成的。
还有,美美地点了半天蜡烛,
最后噗一下吹灭,
一股黑烟升腾,咳咳,
美好心境瞬间化为乌有。
唉,原来也是我使用不当……
使用蜡烛,真的有学问呢。
然后我就笑了,
这家的蜡烛的介绍,
做得很“叙事”呢——
不仅为顾客考虑周到,
也让我想到了一个美好的隐喻。
既然,
连蜡烛都需要有一份细致入微的使用说明,
去协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它,
而不是凭过去的经验乱用一通;
那么,人呢?
人的生命,
是不是更需要伴随出生,
就附带一份充满爱的使用说明,
赠送给刚当父母的人?
致为人父母者的手册
使用手册A:
这个小天使,从出生下来就很爱哭。
因为她有非常细腻的感受,
对身边的环境和人的气场都很敏感。
这份特质,
可以协助她长大以后,
做一位很棒的艺术工作者。
但她的哭闹,
会无数次惹毛你们,让你们筋疲力尽。
所以,你们需要一次又一次深呼吸,
撑住自己内在的空间,
来安放自己的内在小孩。
如此,你们才能——
有能力,珍惜她的眼泪,
在她难过时,为她撑开一个安放情绪的空间。
并且,记得要告诉她:
“宝贝,爸妈都在这里陪伴你,
所以你可以好好让你的情绪走完。
眼泪是很美的哦,
那是你心里面在下雨。
你要相信,
总会有雨过天晴、彩虹浮现的时候。”
于是,长大之后,
她就很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不以自己的眼泪为耻,
她将是一个生命力和创造力都非常流动的女子。
使用手册B:
这个小男生,他很倔强。
他选择投胎生在你们家,
是因为他的灵魂知道:
选择你们这样一对父母,
虽然资源很少、经济不富裕,
但是你们为人正直、善良、努力打拼。
和你们一起奋斗的童年时光,
让他少了跟小伙伴玩耍的时间,
却令他学会脚踏实地过日子。
过程里,他也会因为家贫而抱怨,
请你们相信,
儿子不是在嫌弃你们,
只是那个艰难的经验,
对尚是孩子的他来说,
难以有空间装下。
当然,
爸爸妈妈也需要明确告诉他:
人的高贵,不以贫富而论,
生在什么样的家境,
都能诞生栋梁之材,
少年苦,
是在磨练筋骨。
使用手册C:
这个宝贝,天生慢吞吞的。
因为他这辈子想要学习:
慢慢地、安静地,过生活。
请不要催促他,
不要骂他笨,
你们只需告诉他:
"不着急,慢慢来"。
他自然就会长成一个有自信的孩子……
使用手册D:
她哦,她天生很爱美。
所以请爸爸妈妈:
无论经济多么拮据,
都要允许她去享受和体验美好,
欣赏天上的流云,
采一把野花,
买一块儿布头,做条好看的裙子……
……
相信,
若能按照这样的一本手册,
来“使用”(陪伴)生命,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
是不是都能过得好一点?
生命就可以多一些幸福的滋味?(忍不住大哭)
无论是心理学也好,
灵性修行也好,
都指出:
人在童年经历的故事(尤其是6岁以前),
被抚养人对待的方式,
会塑造出人内在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形成许多根深蒂固的信念,
由此决定其长大后的生命样貌。
再比如,
一个女孩,
家里姐妹众多,
而父母很想要一个传宗接代的儿子。
她很可能就会感受到:
因为自己是女孩,
就要面临被过继给亲戚,或是卖给别人的痛苦,
内在会不断怀疑自己生命以及性别的价值,
埋藏下“我不够好、我不配”的信念种子。
一天天这样长大之后,
她将很难在人前觉得自信,
因为,
她的潜意识里,是想相信“自己不够好”的。
所以,这个时候,
如果要让她明白,这不是她的过错,其实并不容易。
需要一次又一次深度的疗愈;
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去解构这个信念;
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去释放这一份痛苦。
(真的,我想起我陪伴过的很多个案)
盲目的父母,
制造盲目的爱(伤害)。
只是因为,
他们不懂得要如何,
去呵护与陪伴一个生命。
被改写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我每次看,
都忍不住想掉眼泪。
这个故事,
是黄锦敦先生写在《陪一颗心长大》书里面的(台版书,淘宝有卖)。
说得是有一个晚上,
工作了一天的他,
疲惫不堪正打算上床睡觉,
结果女儿莫名其妙哭得停不下来。
他的妻子去哄,没用,
女儿还是一直哭、一直哭。
眼看着妻子马上就要被惹毛,
锦敦只好下场救火。
他把女儿抱起来,
告诉她:
“宝贝,
这里是睡觉的地方,
你这样会吵到大家。
来,
让我带你出去。”
他把女儿抱下楼,继续安慰,
可她仍旧嚎啕大哭,
而且说不出到底为什么哭。
已经满身大汗,
眼睛困得睁不开了,
疲惫与不耐烦一阵阵袭来。
锦敦的心里头,
突然浮现一句话:
“我是欠你多少,要被你这样糟蹋……”
这句话,
是用台语在心里播放的,
锦敦妈妈的声音。
瞬间,他就清醒了,
因为这句话,是小时候妈妈对他说过的话,
勾着他许多的不幸、委屈和愤怒。
妈妈这句话,
应该是曾让童年的他很受伤,
所以会在绝望无助的时候,又浮现出来。
这样的话,我的心里面也有一句。
许多年前的一个深夜,
父母不知道因何而争吵、大打出手。
我从梦里醒来,想去劝架,
愤怒的妈妈,向我咆哮——
“都是因为你!
都是因为你!!
都是因为你!!!
都是因为要护着你,我才受这么多气!”
当时,我呆站在那里,
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我的心里,
像疯狂的跑马灯一样,
一遍又一遍跑着一个念头——
“我为什么不去死啊!”
“我如果去厨房拿菜刀,
剁下自己的手指头,
这样,你们就能停止争吵了吧。”
这句话,是我心里的一道伤口,
现在想起来,也是深深的痛。
创伤记忆,
其实就好像是蜡烛第一次没有正确燃烧时,
留下的那个坑洞。
蜡烛也有记忆,何况人最柔软的心呢?
很多故事,
你以为你早已淡忘了、释怀了。
可是,
在一个安静、温暖的环境里,
你只消动笔写一写、开口说一说,
你就知道,它到底过去了没。
这就是“叙事的真实不虚”。
再回到锦敦的故事里。
当时,他抱着女儿,
轻轻拍着她的背,说:
“哭哭没关系,把拔有陪你;
难过没关系,把拔有陪你。”
他说了这句话,
自己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我说了从来没有人跟我说的话。
我用这句话,
改写了从妈妈那里来的故事。”
那一晚,锦敦陪女儿到凌晨三点。
第二天早上,
他的妻子问女儿,昨晚在哭什么。
女儿说:
“都忘记了,我只记得把拔有陪我。”
为自己找到它,何时都不晚
锦敦,
一次又一次深呼吸,
撑住自己内在的空间,
改写了他自己的故事,
就像,
找到了一张如何爱自己的生命使用说明。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包括已为人父母者),
从来都没有,按照这份生命使用说明,
被“好好被照顾”过。
所以,
待我们长大后,
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
为自己找到它,
才能陪伴自己好好地活,幸福地活。
其实,不是上帝忘了给,
而是祂相信,
我们绝对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找到。
想陪伴一个人走过情绪,
陪伴一个人走过低谷,
陪伴一个人走过生命的沟沟坎坎。
尤其是能够陪伴自己走过这一生,
需要先懂得生命它自有的那些特质,
比如:
不完美,无常变化,
试炼、伤痛、失落,
一切皆苦、一切也皆是爱……
也更要,
真正看见一个人独特的生命样貌。
当我们看到自己,
才会问自己一句——
”亲爱的宝贝,怎么活,你才会开心?“
当我们看见父母是如何长大的,
大约也就懂了,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对待你。
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他们才不能好好爱你的。
只是因为,
他们也不会。
他们没有找到那份正确的生命使用手册。
而,你——
现在,愿意上路,
寻找你生命里那本关于爱的使用手册了吗?
- END -
当他们谈修行时,我只是在说故事
作者 |
马冉冉
故事疗愈师,作家,催眠师。
「女性能量」疗愈课程带领者。
「灵性书写」课程大陆第一人。
「叙事疗法」推广人。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已出版作品:
《从伤痛中开出最美的花》,百花洲出版社。
《活出你的女人味:10个失落的女神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
http://mmbiz.qpic.cn/mmbiz/XQ8Fd92ebsD9fIUerdia5iahw3CzHdY4Q7CgjNcTBLHudUAr4A8fr4uWEyqRXPpkKFwOzdMiar7CENppvnFICBBY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策划出品
北京山河万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旗下:「女神的花园」心灵工作室
主理人:马冉冉
联络邮箱:1474195080@qq.com
新浪微博:@冉冉的冉啊
微信订阅号:女神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