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新西兰,一个旅行达人的起点

标签:
杂谈 |
分类: 写作 |
·海外生存·
8年前的2002年,她拎着行囊飞往新西兰的奥克兰,开始一个人的留学生涯。8年后,她以新西兰为圆心,一个人满世界旅行、摄影。TT小姐用脚步丈量着属于一个女孩的勇气。如同有人说过的那样,世界很大,只要你足够勇敢。
第一次难忘
在新西兰第一次自驾,就是让她终身难忘的经验。
她跟几个朋友一起开车从奥克兰去惠灵顿,大概8小时的车程。路过一个小镇时,开始下大雨、刮风。他们想惠灵顿本来就号称风城嘛,应该没问题的,还是继续开。路过的农场都亮起“客满”的灯箱,可他们还是想等到惠灵顿再入住酒店,反正已经快到了。后来才知道,那些有经验的旅行者看到天气情况不对,都纷纷原地找旅馆住下了。不到一个小时,路面就开始涨水,开着110迈的速度(车里三个人),还能感觉风快要把车掀起来了。几个人还是强行往前开,到离惠灵顿只有40公里的一座大桥,所有的车都被堵在那里,一打听才知道前方山体滑坡,几块巨石堵路。没法前进,也没法掉头,TT他们不知道会被堵多久,赶紧打电话给预订的酒店解释情况,希望取得谅解能把预订延期,这样信用卡就不用被扣款了。
一堵就是20几个小时。正是刚开春的时候,车里很冷,几个人挤在一起取暖,轮流讲笑话。附近的商家顶风冒雨送来热咖啡、三明治,只是收成本价,并没有趁机要高价,彷佛他们那么辛苦,都只是为支援陷入困境的好友。他们买3杯咖啡,又不舍得一下都喝完,一次只分着喝一杯,其他的倒在保温杯里,用被子捂着。当地警察步行,一辆车一辆车得解释:“如果有十分紧急的事情,可以安排你乘坐警方的摩托车出去。请市民谅解。”
TT说,那一刻她萌生一个念头:“不要因为害怕未知的事物而拒绝尝试,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也支撑着她以后继续环游世界。
看风景的心情
为了赚学费和旅行的费用,她跟日本同学一起开过车行,在当地华文媒体实习,在摄影工作室打工……赚来的钱大部分都用在旅行上面,只要有假期,她就开车上路,用一年时间把新西兰上上下下玩了个遍。
随着经验越来越多,她更加精打细算旅费:在网上秒杀过1美元、10美元的特价机票,借力A地租车B地换车的便捷,利用淡季去热门目的地……随着经验的丰富,她更加能安排好行程,给留出充裕的时间和心情去享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新西兰的镜子湖有着让TT念念不忘的绝世美景,已经去过三次还嫌不够。水面平静得如同一块玻璃,原样倒映着周遭的一切,雪山、云朵,湖边的绿树。她形容说,第一次看见它时,前5分钟连拍照都忘记了,连眼睛都舍不得眨动,那个地方美到彷佛不属于人间。人站在湖畔,看着水里的倒影,如同能看到自己的最纯净的心。
“花10美金可以吃一餐,花100美金也可以吃一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得保证心情是愉悦的。旅行中难免有磕磕绊绊,学会保持好心情。因为旅行原本就是释放压力、给自己充电的过程。心境比去什么地方玩更重要,不论路途远近,不论时间长短。哪怕只有10分钟,也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她说。
那些人那些事
她说自己很享受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与事。
一次,她开车去找一片传说中的薰衣草田,结果迷路了。夕阳西下,她没有勇气再开几个小时原路返回,于是决定找一个农场旅馆住下。这也是她第一次临时投宿旅馆。那家农场很热闹,住了很多背包客,围着壁炉烤火,上网,喝饮料聊天。女主人50多岁,特别热情,围着TT问东问西。她告诉TT,原来薰衣草田在相反的方向,并说了路线,还推荐了一家沿路很著名的酒庄。聊着聊着,TT知道了她本来是美国人,跟老公和女儿卖掉了房子,到新西兰买了这家农场,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每天骑马、放羊,夜晚就端着一杯红酒看星星。
TT实在太喜欢这里,第二天没有离开,骑马在农场里疯玩了一天。第三天离开时,女主人为她做了带在路上吃的三明治,还免费替她加满了油。TT把自己的琥珀小手链送给了她,女主人特别喜欢。TT每年都要回去两次,她们也会互送圣诞礼物,发电子邮件,就像老朋友一般。
“旅途中的奇妙缘分有很多。”这缘分不仅仅是与陌生人之间的。研究生毕业时,父母从国内千里迢迢飞去新西兰参加她的毕业礼,她也为他们安排了一段两个星期的旅行。从北岛最北段的灯塔一路玩过来,她带着父母去泡温泉、看萤火虫、看海豹、滑雪、骑马,去原始森林徒步、坐蒸汽船……她说那段时间父母很依赖她,好像变成了孩子,而她是照顾他们的人,她很享受可以保护父母的感觉。
世界有多大
2004年她第一次回国探亲,取道日本,算是真正开启了一个人出国旅行的序幕。斐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瑞士、比利、荷兰、芬兰、瑞典、澳大利亚……她亲身感受着不同国家的氛围,也受到许多启迪:
新加坡是很讲个人信用度的,在图书馆借书不还,信用卡的信用额度会被降低;法国人喜欢慵懒地泡在咖啡馆,也不会觉得那是对生命的浪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边冲浪的年轻人,让人感慨不受拘束的成长有多么快乐;德国人的严谨体现在方方面面,休想跟机场安检员开玩笑……
在朋友的婚礼照片上,见到如同人间天堂的斐济美景,她攒了半年的钱终于成行。从走下飞机的那一刻,热带岛屿的活力与好客就扑面而来。机场有一个小乐队弹着吉他迎接你,送上花环,教你用当地语言说“你好”。到达酒店,随身穿的民族服装就摆在床上,撒满鸡蛋花、铃兰的花瓣。虽然天气穿着比基尼还觉得热,但更热的是当地人。虽然旅游业发达,但斐济人却依然保持着古朴、豪放、不拘小节的性格,接受小费时不忘回报一个特大号的灿烂的笑脸。看日出、玩滑翔伞、水上帆船、甚至去考潜水执照……在陌生环境里如何玩得愉快也是能耐。
TT很反感如今“5天8国”之类的速食旅游。静下心来,不要只去景点,自己去找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去看看博物馆、纪念馆或者是图书馆。累了就在路边买个热狗,坐在广场边上一口一口吃完;去小咖啡馆里,买一杯当地特色的咖啡,听周围的人用他们的语言闲聊。即便听不懂内容,也把自己完完全全扔在当下的环境里,暂时变成那里的一员,想象自己如果加入那场聊天会说些什么。再交几个当地的朋友,交换地址,偶尔互相寄个明信片。
已逐渐成长为旅行达人的TT说,不要拒绝旅途中的意外,学会随机应变,用“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你的人生增加阅历”的心态去行走。不管去的地方多热,一定要带长衣长裤;不管去的地方多冷,一定要带比基尼。车里一定要备着这些东西:功率大的手电筒、防狼喷雾、干粮、充足的水、睡袋和雨伞。“不拒绝人生的任何可能性,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尝试。”这就是TT从一个人旅行中学到的。
如今她回到大连,从事与旅游、摄影相关的工作,她的个人摄影工作室也马上就要成立了。她说自己的下一站也许是希腊,那个把全世界蓝色都用光了的地方,她很期待会有怎样的有趣经历——一个人在路上,一边玩一边成长。
(刊于《中国女性海外版》2010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