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国角力的亚洲热地

标签:
缅甸日本副首相昂山素季克钦独立军世界工厂杂谈 |
分类: 国际评论 |
刊于《深圳特区报》(2013-01-07)
缅甸现在是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几个国家的外交争夺地,也是亚洲未来的经济热土,同时还是亚洲政治转型的试验场。可以说,缅甸这块曾经的“冻土”,已经成为亚洲最敏感的热点区域。
http://southasianidea.com/wp-content/uploads/2012/04/Myanmar-cartoon-300x243.png
日本副首相麻生的缅甸之行,不仅带来人们对缅甸经济潜力的重新审视,也带出抗战老兵对麻生祭拜日军墓地的抗议。缅甸成了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区域。
缅甸的不平静,从其拉开从军人政治到民主政治改革的序幕开始。分析人士称,美国已将缅甸作为其“再平衡”亚洲的一个落点。美国欲把与中国友好的缅甸拉到己方,把中国通往印度洋的“南大门”给关上半扇。
印度和日本也把目光瞄准了缅甸。
在印度眼中,缅甸是其经济东进战略的中转点。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同时,也欲在军事上携手,助缅甸展开军事培训,提供武器,来制约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
在日本的视野内,缅甸具有很强的经济潜力。缅甸的领土相当于英国和法国之和,同中国、印度、孟加拉、泰国接壤,在未来经济中具有投资高地的潜力,也是“世界工厂”的新的“厂址”。随着美国和缅甸的关系好转,日本开始把缅甸作为制造业转移地,以便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缅甸因此成了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几个国家的外交争夺地。可以说,日本副首相麻生的访问,点开了缅甸的战略穴位:这里已成为亚洲最敏感的地区。
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美、日、印三国都在挖中国的墙角,不管他们有没有合谋。缅甸政府军战斗机越境中国被热炒,就是一个调拨中缅关系的实例。
客观地说,缅甸的现政府,仍然是一个比较亲中国的政府,这与中缅两国多年积累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友好关系有关。特别是经济上,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贸易国,也是缅甸的第一大投资国,从1988年以来,中国在缅甸的投资总额达到100多亿美元。
但是,中缅关系也面临很多挑战,不能对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渗透掉以轻心。
从政治上,缅甸的政治转型大势已定,包括现任总统吴登盛,访问了美国、日本、联合国,他和多数缅甸领导人一样,都是骑墙派,可以自由地东摇西晃。中国要保持对缅甸的政治影响力,需要通过具体的合作来强化。
在经济上,缅甸的开放态势也是很明显,它对各方投资来者不拒。中国要保持对缅甸的经济影响力,不仅要在数量上保持领先,更要提高投资质量。对缅甸的贸易,也要提高质量,讲究信誉,一些缅甸人对中国货的质量已经有所质疑,这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军事上,中国也应当与缅甸有更深入的合作,包括军事互信和人员训练等,抓住时机把基础夯实厚了。
中国已经很警觉,知道炒作“缅战机越境中国”背后的战略图谋。中国空军宣告:缅甸战斗机没有进入中国领空,并且公布了监控数据。这是在用事实以正视听,避免外界对中缅关系作出胡乱猜测。
但是,中国与缅甸的关系,因为美、日、印相继介入缅甸事务而变得复杂多变。能否保证中国进入印度洋的南大门畅通,中国不仅要明察眼前,而且还要能预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