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圳陈冰
深圳陈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36
  • 关注人气:16,5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们首先是美国人

(2009-08-29 23:43:20)
标签:

政治

华裔

美国人

部长

奥巴马

文化

分类: 文化评论

刊于深圳《晶报》(2009-07-16)

昨天起,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开始对我国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这是奥巴马政府两位华裔部长首次同时访华,也是为奥巴马未来访华打前站。海内外媒体都特别强调“华裔部长”的身份,中国人看了这两张面孔,也顿生亲切感。的确,在竞争激烈的美国政坛当上内阁部长,骆家辉和朱棣文让华人感到骄傲。

中国人对“华裔部长”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人间情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是爱尔兰后裔,他到爱尔兰访问时,那里的人都觉得很亲切很自豪。很多美国著名政治家都有爱尔兰血统,出了4位总统: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和克林顿,爱尔兰人觉得脸上有光。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肯尼亚移民,他当选总统后,肯尼亚一下子掀起“超级奥巴马”热浪,公告牌、公共汽车上,甚至帽子、T恤衫上都印着奥巴马像。肯尼亚政府还启动了一个旅游专项活动“奥巴马故乡体验游”。当然啦,我们从没有听说过“美裔总统”或“美裔部长”什么的,因为美国不是一个民族,历史短暂,自然没有“美裔”了。

一些国家在血统上与名人扯不上边,就在教育上拉关系。比如英国,说起克林顿,总要提一句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把女儿送到牛津读书,也让英国人感到亲切。中国的外交部长杨洁篪上任后,英国媒体都会提他是受过英国教育的,在巴斯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国际关系专业。所以,把对华人成功者表示亲近和尊重之意说成是民族的虚妄症,实在有点不识人间烟火。

不过,在现实的政治运行中,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骆家辉和朱棣文等人首先是美国人,是美国高官,代表美国利益,甚至连中文都不会说。除了血统上有华人传承外,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都是美国化的,所效忠的国家也是美国。与他们打交道,你首先得把他们看作是美国人、美国的官员,如果拿出“血浓于水”的想法来应对他们,那就太一厢情愿了。

奥巴马的确是一个擅长整合的政治家,遴选官员搞“五湖四海”,而不搞“帮派主义”。奥巴马知道中美关系非常重要,他的内政和外交成绩单都与中国紧密相连,关系着下届大选能否连任,于是一口气任命了5位华裔高官——商务部长骆家辉、能源部长朱棣文、白宫内阁秘书卢沛宁、白宫公共联络主任陈远美、国安部法律总顾问方富宇,让这些才俊利用他们的面孔和技能,把中美之间的各种事务处理好。对于美国驻华大使的人选和对美国在台协会主任的任命,奥巴马也挑选了“中国通”。这些都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因此,美国媒体在报道骆家辉和朱棣文访华的消息时,是用华裔、部长、美国人的次序来介绍他们的身份,显然要博得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好感,以便达成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让中国多买点美国技术和产品。咱中国人接待他们,在身份认定上则要反转过来,知道他们首先是美国人,然后是奥巴马政府部长,最后才是华裔。

其实,从政治层面讲,我们是不需要讲“华裔”的。中国人欢迎世界各地各民族来中国进行友好合作,只要是为人类利益和世界和谐而来的客人,我们都会平等、热情地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