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流水无声 |
云贵川我都去过,知道这三地的人们,喜食此物,简直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有一年去黄果树,一路上所吃的辣椒碟中,都放了这种东西,生的,吃起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不喜欢的人,说它是腥味也对。我以前吃过的,都是做药。我老爸在云南呈贡呆了近二十年,对这东西也是很生亲近,做过一两回凉拌,大概因为做得不好,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
第一次吃炒了的鱼腥草,是2002年冬天在北京的贵州饭店,阿萍请我在那里吃饭,一个酸汤鱼,一盘“折耳根炒风肉”。这个菜名有点奇怪,“折耳根”与“风肉”都是我所不知道的。等到端上来,原来是鱼腥草炒腊肉。味道确实极佳,是我此前所没有尝过的----虽然鱼腥草与腊肉都是常物,但两者做在一块,却是第一次尝食,印象深刻得很。回到家来,说要这样做了让父母尝,他们颇是怀疑,“哪有这种做法!”等到做出来,味道虽然没有那么正宗,却也相当不错,大家吃得不亦乐乎。及至2004年后驻北京两年多,每下云贵餐馆,都是要点一盘凉拌鱼腥草的。
若论鱼腥草的药效,还是凉拌最好。一根根摘净,用水洗好,再折成小段小段的,用酱油辣椒油之类一拌,一个小时后食用,能够入味,特别好吃。不要折成了小段后再洗,也不要放在水里泡太久,更不要用刀切。这一点是比较讲究的。----如果你实在不放心,怕不卫生,就是开水淋洗一下好了,不过那味道肯定就要打个折扣。
夏秋时节,小孩最易风热咳嗽,较为难治。可用新鲜鱼腥草二三百克,和着瘦猪肉煮食,喝汤吃肉吃草,疗效特佳。我女儿小时候,每有风热,全靠此物。当然如果小孩能够习惯那种腥味,还是凉拌更有效果。我女儿到现在,几乎非凉拌不食,不腥不食----真差不多成了“食腥族”了。
前些天回家去,看到满大街都有这东西卖,两块钱一斤,买了不少。打电话问高粱可要不,回话说桂林也有。回来到菜市场一看,还真有,价钱一个样。早两年还没怎么见桂林人吃这东西,今年就这么流行起来了。昨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听说要吃猪头肉,于是买了一个猪拱嘴,炒了一盘鱼腥草,结果肉没怎么吃,那草却是捡得一根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