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东拉西扯 |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北京的公交这么接近,有这么亲密的关系——如果在桂林,上班时我可以坐单车,甚至走路,公交如何,可以不理。但在北京,一天至少要坐两回车,上班,下班,这样,公交之于生活,一时间变得如此重要起来了。
我在那篇《北京公交的理想主义时代》一文里,说到北京公交之实行IC卡,肯定会出现混乱局面。从五一回来后,坐了这几天的公交,也听了一些报道,果然如我所料中:一卡通实行以后,公交比原来的更乱更挤了。老实说,我是有些幸灾乐祸的。问题出来了,肯定就得想到解决的办法,如果解决不了,那也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
这样说话,很容易给人造成误会,以为我是反对IC卡的。其实并不。IC卡带给乘客的便利,那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首先身上不必揣着那么些零钱,打个卡,能给人干净利索的感觉。其次可以让售票员轻松些,提高一些效率。北京公交的司机和售票员,真是太辛苦了。其他的好处应该还有很多。
其他的城市我没去过,不知道他们的公交是怎么样的,我只好拿桂林来说。桂林的IC卡这一点,应该算是做得很好的。这里面有一个原因,就是桂林的公交都是单一票制,上车刷一下卡,或者下车时刷一下也就行了,很方便,再就是人不多,不像首都北京这么人挤着人,上车也困难。
这两个方便,北京都不具备。第一北京公交不全是单一票制,第二北京公交太挤,这就给刷卡造成了难以解决的困难。所以在上一篇文章里,我说北京公交实行一卡通,是那些从没坐过公交的人想出来的。
实际要面对的问题有这么几个,一,怎样刷卡?二,怎样监督?三,怎样让刷卡人群与打票人群互不冲突?这几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北京公交的刷卡时代,仍然还将停留在理想化的阶段。
我倒是希望那些决策者,能够针对实际的情况,多想想对策,不想以为自己抱着的是好心,就能办好事。多出来走走,至少也坐几回公交,看看究竟能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解决这几个切实的问题。
前一篇:游客与嫖客
后一篇:从法海爱上白素贞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