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韩寒与白烨的对骂(好象现在只有韩寒在与白烨的帮闲们对骂了,白老师倒是很聪明地不做声了),还有着热闹的余音,几个诺如陆天明这样的也牵挂进来,看来一时倒还不会结束。
网上的那几个诸如解玺璋之类的博客,看过一篇也就不想看了,我的胃口不是很好。自从他封了白烨一个“文学的保姆”称号,就觉得此人很无聊; 还有一个旅法艺术家叫什么来着,那份阴险就有些无耻了。不过从今天来看,这个解大人(相对于“一帮孩子”而言)也从恶心和无聊进化到无耻了——
下面的消息是从今天的《新/京/报》上看来的:
解**(这两个字难打就不打了)说,这些天本来很郁闷,但是因为有了这件事变得很开心。解**说,“拿我媳妇的的一句话,就是跟一帮孩子瞎逗。”……“如果我是韩寒的家长,我绝对大嘴巴扇他,有人养没人教。……”
还有好多,不引了。单从这两句话来看,就活画出一个小人的嘴脸来。有一句劝人的话,“做人要厚道”,正可以送给解先生。这个人的保姆心态倒是很强烈的,动不动就要当人家的家长教训人,这种人要是真当上了文学的保姆,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文学孩子和文学青年们在他的保育之下,那日子可就惨了,不是成了傻子就将成为奴才。好象现在已经是一个不需要文学的保姆的时代,看来解大人的生意不会好做了。
还有一个叫“冯说”的博客,也是沾了韩寒的光,那篇驳韩寒的叫《文坛首先不是“一个屁”》的文章今天挂在新浪博客的首页上,进去瞄了一眼,看到这样的妙语:
我以前说过 “80后”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进入了市场,尚未进人文坛;这是有感于他们中的“明星作者”很少在文学杂志亮相,文坛对他们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与其文;而他们也似乎满足于已有的成功,并未有走出市场、走向文坛的意向。
哈哈,我以为这种心态可以代表大多数“文坛”中人的,真是奇妙之论。但是这样的水平也有胆量来出丑卖乖,我是真的很佩服的。此人的题目也很有趣,“文坛首先不是一个屁”,那意思是说它首先是个圣地,其次才是一个屁,有趣有趣,有趣之极。
网络真是个好东西,坛子里的和坛子外的人啊思想啊你都能看得到,看戏一样还不用花钱,想想在文坛把持着话语权那些日子,我们这些坛外人哪里能一窥文坛之妙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