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4--金沙江水电资源被过度开发的“断带史”(2)

标签:
杨勇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地震监测杂谈 |
地震监测得到重视,但预测仍是世界性难题
范晓认为,水电大规模开发除了带来次生地质灾害,还有诱发地震的隐忧。目前,西南诸河规划的水电站基本都在地震活跃地带上,其中,金沙江流域有东川-嵩明地震带、马边-昭通地震带、中甸-大理地震带等。
2004年6月,国务院发布《地震监测管理条例》规定,坝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
“是否会诱发破坏性地震,要视具体情况,比如地质环境、地质构造背景、水库运行的总体组合条件等。”范晓说,横断山区的地质活动性非常强烈,向家坝、溪洛渡电站处于马边-昭通地震带,历史上曾发生7.1级地震;白鹤滩、乌东德电站处于东川-嵩明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发生过8级地震。
建立地震监测台网也受到电站业主和地方政府重视。2004年,相关专家、学者与环保人士曾经呼吁西南水电开发要建立地震监测网络,现在,这一呼声有了良好的落实。
据介绍,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库地震监测系统自2006年3月开始建设,包括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强震动观测台网、地壳形变监测网络、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和系统网络管理中心,监测网络覆盖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水电站工程区、水库区及附近范围。该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的建设任务,是国内规模最大、组网难度最高的流域水库地震监测系统,打破了以前单个电站、单个水库进行水库地震研究的模式,从流域梯级的角度对4个梯级电站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地震预测预报是一个尚未攻破的世界性难题,水库诱发地震的动力机制、水文机制和岩石应变机制等都还存在较大争议。”杨勇说,特别是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这样的地质科学前沿地区更应该继续深入研究。
数年前,杨勇曾经把自己考察的一手资料递交有关部门,呼吁重新审视西南水电开发,现在,他提得更多的是如何提高警惕,预防灾变。
如果所有规划的电站全部建成,金沙江以后就是一个水库连接一个水库的平湖,将失去河流的自然属性。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
金沙江下游是许多洄游性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很多长江珍稀鱼类产卵场都分布于此,梯级开发将造成洄游性鱼类生命通道阻隔,水流条件变化使鱼类的栖息地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产卵场受到破坏,影响鱼类生存。
——水利部长江科学院、三峡集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机构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环境流研究与实践》报告
金沙江断带史:利益的诱惑
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水电基地下游四个巨型水电站中最大的一个,装机容量与原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1400万千瓦)相当,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水电站。
绥江老县城,即将搬迁的店铺打出促销广告。本组图/记者周喜丰
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两个电站建设进入攻坚。按计划,向家坝、溪洛渡两个电站将分别于今年10月和明年5月下闸蓄水,今年5月31日、11月30日分别是两电站库区最后的移民、搬迁时间。
移民工作千头万绪,地方政府陷入难题,既要维护一方稳定,又要抢时间赶进度,还要为移民争利益。
不可忽略的是,千百年来,金沙江两岸百姓择地而居,利用一些冲积扇、台地,开荒造地建房,土地资源有限,而库区淹没的土地恰恰是最肥沃的部分。此外,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后果也让环保人士痛心。
不过,在金沙江两岸的诸多国家级贫困县看来,水电开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富民强县的发动机。得与失,似乎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数学题。
新县城建设进度滞后
位于云南东北角的绥江县全县人口16万人,县城也只有两万人。在县城街道两边的店面上,打出了促销广告:“搬迁处理,全场甩卖”“告别绥江,一件不留”。
绥江县城是一座金沙江畔的小城,依山而建,空间狭促,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城。自2003年下达“封库令”以来,这座县城的面貌便定格下来,到今天,已显得陈旧、破落。
不过,对于绥江县城的人们来说,旧貌换新颜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在金沙江下游60公里处,向家坝水电站将按预定计划,于今年10月下闸蓄水。5月31日,是库区移民的截止日,也是绥江县城搬迁的截止日——电站蓄水之后,绥江老县城将整体淹没于水下。
新县城选择了原地后靠上山。在记者前往采访的3月下旬,那里还是一片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施工繁忙。工地上,树立着一块倒计时牌,移民安置房竣工日期定在2012年4月30日。
由于绥江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一直默默无闻。不过,因为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的立项开工,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有了自己的宏图大业:要建成向家坝电站库区最具活力、居中心城市地位的山水园林城市。
但当下,最为急迫的是,距向家坝库区规定的移民搬迁日期越来越近,新县城建设进度滞后。“到5月31日,可能还会有几十万平米的房建工程完不成。”绥江县委宣传部部长文南星表示,“因为要修这个房子,补偿价是849元/平米,拿给承建方云南建工集团,它修不了啊,所以,把整个县城修完,政府要贴很多钱。”
搬迁安置“死命令”
绥江县共有6万库区移民,很多移民安置地基本建设还没完成,甚至刚开始建房的基础工作。移民、搬迁来得及吗?独立地质学家杨勇担心的是,地方视“蓄水日期”为不可更改的“死命令”,可能会搞移民突击,他担心会出现“以水撵人”的情况。
“这种不人性化的事情,肯定不会发生。”文南星说,不过,她也承认,房建要满足移民的入住条件,才能够搬迁,届时如果还有部分移民搬不了,将另找地方过渡。至于过渡的方式和经费,需要与电站业主协商解决。
邻县永善县同样因为“肩挑两站”(向家坝、溪洛渡),共需移民3.9万人。按照原有工作计划,溪洛渡电站库区应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预计在2013年5月下闸蓄水。
永善县移民大镇黄华镇党委书记柯平表示,移民滞后的一大原因是规划设计和政策滞后,黄华镇朝阳安置点将接纳5000多名移民入住,但是,直到今年1月才拿出安置点设计图,从1月到5月31日,要划定宅基地给移民自建、联建房屋,到11月30日,要完成建房和搬迁。
柯平表示,这意味着朝阳安置点6个月要建30万平米的房屋,难度极大,“溪洛渡电站建设预定进程不容更改,这是死命令,需要我们全力以赴,穷尽一切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