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263--金沙江水电资源被过度开发的“断带史”

(2012-05-03 22:25:48)
标签:

天气预报

杨勇

金沙江

金安桥

电站

杂谈

金沙江水电资源被过度开发的“断带史”

2012年04月20日11:32红网[微博]周喜丰我要评论(0)
字号:T|T

 

四川金沙江溪洛渡峡谷,一辆重型卡车通过横跨金沙江的吊桥驶向水电工地。资料图/IC

 

金沙江流域的云南省巧家县小水电发达,标语牌彰显着当地发展的雄心。图/记者周喜丰 (微博)

 

金沙江峡谷,电工在维护农电线路。图/记者周喜丰

【编者按】

河流的历史,演绎出文明的历史。在文明的历程中,人类最主要的史迹之一就是“征服”,以及为“征服”作出的努力。

我们早就拥有了征服一条河流的力量,然而,我们是否需要用一次又一次的“斩断”,向河流展示力量?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夕,本报记者行走长江上游——金沙江,探察这条河流的“断带史”。

这条河流的水电资源是否被过度开发?一条河流的整体规划能否更多兼顾生态平衡?我们试图寻找答案或为未来建言。

金沙江断带史:叠加的水库

春暖花开,阳光晕目。峡谷中,风吹过,卷起一地尘土。

金沙江裹挟着泥沙,三四月的季节,它是黄的、褐的,有时还带点红色。面朝大江,独立地质学家杨勇撒下一把冥钱。四周一片肃穆,短暂的祭江充满着仪式感。

杨勇常常会想起26年前的那次长江漂流,和那些被母亲河带走的长漂勇士。那是一段美好而沉重的回忆。

在金沙江的考察途中,他偶尔会碰到当年的长漂崇拜者——他们都是这条大江的子民,那时,人们激情燃烧,一路欢声雷动。遗憾的是,那是人类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对于长江的全程漂流。现在,他每走一次金沙江,就多一声叹息。这些崇拜者或是某地的政府官员、移民干部,向他谈论的大多是水电开发之后的宏图伟业。

作为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横断山区的生态、地质调查。他深知,这些高山峡谷里的凶险和难以预知的未来。

“金沙江或变成一个水库连接一个水库的平湖”

3月27日,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先后出现在向家坝、溪洛渡电站工地,检查建设进展和移民情况。

曹广晶可能不知道,在他前往这两座电站检查的四五天前,一个由环保人士、地质专家、水资源专家组成的考察团队也来过这里,他们未能获准进入施工现场,只能遥望巨坝锁江的壮观景象。

进入21世纪,各水电巨头进军中国西南地区进行“梯级开发”,规划中总装机容量相当于“8个三峡”。

水能蕴藏量最为巨大的金沙江,无法避免被切割的命运,2002年,国家授权三峡集团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个电站,总装机容量相当“两个三峡”;2004年公布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计划中,水电巨头们将开发上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8个电站,总装机容量2058万千瓦;随后,华电集团进军金沙江上游,计划开发8个梯级电站。

巨大争议伴随而来。支持者认为,这是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利国利民;而在批评者看来,这种“不留一米水头的开发”,将毁掉一条河流,并造成生态灾难。

环保总局曾在金沙江上刮起两次环评风暴:2005年,向家坝、溪洛渡电站因未批先建被处罚;2009年,鲁地拉、龙开口电站因环评违规、擅自截流大江被紧急叫停。

金安桥电站2006年1月截流后,因未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亦被要求“在未经国务院批准以及未按规定经核准之前,不得开工建设”。

不过,这些电站纷纷“死而复生”:今年1月11日,鲁地拉、龙开口电站获得批准。金安桥电站于2010年7月获得核准。获准时,它已开建7年,获准8个月后它就开始蓄水发电了。

记者调查得知,金沙江中下游梯级水电站开发中,目前,下游向家坝电站进入下闸蓄水倒计时,预计年底投产发电,溪洛渡电站预计明年投产,白鹤滩、乌东德电站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和“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施工;中游在金安桥电站率先发电后,龙开口电站已基本建成,阿海电站已开始蓄水,观音岩、鲁地拉、梨园电站正在施工,两家人电站正在规划中,中游规划的“龙头”上虎跳峡(龙盘)电站,因争议极大,面临另外选址,是否获批尚不得而知。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介绍,金沙江水电开发均根据1990年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后来,2007年,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在新的修编中,去掉了三峡之上的朱杨溪、石棚电站,但在金沙江攀枝花河段又增加了银江、金沙电站。”翁立达感到失望,“1990年的规划不是从生态角度来考虑的,广受诟病。2007修编时就明确要从生态环境方面予以调整,但实际上没有。”

在翁立达看来,如果所有规划的电站全部建成,金沙江以后就是一个水库连接一个水库的平湖,将失去河流的自然属性。

 

“梯级开发将造成洄游性鱼类生命通道的阻隔”

开发和保护之争从未停止,金沙江水电开发一直笼罩在破坏生态的阴影之下。

2009年,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中国物种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解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郑易生等人曾联合撰文,呼吁高度重视水电过度开发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影响,为珍稀特有鱼类留下生存空间。

文章认为,从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的累积影响看,金沙江等河流的生境类型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其叠加效应将远大于单一电站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梯级水库运行调度不光直接影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同时虎跳峡梯级水库还有可能影响青藏川西高原鱼区裂腹鱼属的种类。

去年,水利部长江科学院、三峡集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机构,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环境流研究与实践》报告。

报告指出,金沙江下游4大电站将对本河段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一是水文过程变化,电站建成后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将对其下泄水流过程有明显的均化作用,枯季流量增加,洪峰流量减小;二是大坝建设将破坏河流的连续性。

不仅是水生生物的危局,金沙江生态环境的变迁也令人唏嘘。独立地质学家杨勇曾于1988年徒步考察金沙江,历时5个月,在长年的考察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这个流域的生态退变。他痛惜的是,相对于二三十年前的自然灾害体,现在人为地在金沙江制造了更多的创伤。

杨勇说,近年,金沙江的矿产资源陆续开发,冶炼、废气废水废渣的直排入江,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破坏。

现在,金沙江支流小江流域已经演变成世界上泥石流最泛滥的地区。金沙江的一、二级支流,包括牛栏江、西溪河、黑水河、美姑河等开始密集的水电开发,导致整个金沙江支流水系的彻底改变。

“这个地方的生态本来就很脆弱,一旦破坏,不可逆转。”杨勇说,人为的影响与自然的原因一叠加,破坏更大。

“每一个电站蓄水之后都会发生地质灾害”

在考察途中,一路经过正在建设中的水电站,工地上开山拓路,尘土飞扬,货车穿行,一片繁忙景象。不少村民移居后靠,把房屋建在未来的水库边上。

杨勇表示担忧,他说,金沙江地处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流域内新构造活动强烈,岩体破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就地质条件而言,金沙江比三峡恶劣许多,加之水库蓄水,库岸再造,至少需要十年才能稳定,其地质风险之大显而易见。

在金沙江中游金安桥电站库区,记者沿丽宁公路前往永胜县松坪乡岩头村的路上,从山体上滚落的碎石遍地,公路边的护坡也被滚落的石块压垮。“岩头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岩头村了,”村民朱福的话语里透着悲伤。

村民蔡文祥则在叹息自己的境遇变化。他说,自己2002年开始在丽宁公路边经营餐饮,生意火爆,电站蓄水之后,房屋成了库边民居,先是房屋出现裂缝,市里、水电站来人要求他停业,之后,主楼后面的25米挡墙垮塌。现在,蔡家的房屋到处是裂缝,蔡叹息自己一直在“吃老本”,损失巨大。因为没有得到补偿,他不愿撤离。

2011年7月,在金安桥电站二次蓄水时,丽宁公路曾发生塌方,中断数日。“我们这个地方,本身地质条件本来就差,丽宁公路要改线,也是为了回避滑坡体。”丽江市移民局局长陈彪说,公路塌方事发当日,市政府就紧急开会,最后由金安桥公司出资,丽江公路总段修复畅通。

地质专家范晓认为,水电站蓄水后滑坡体极易复活,产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未来的灾害治理及随之而来的二次移民、搬迁,将产生巨额的维护成本。

陈彪表示,地质灾害的治理需要电站业主掏钱,牵涉到二次搬迁的将列入规划,“这样一来,原来的规划需要设计单位重新来做,目前,规划大纲已经做出来了,下一步要马上进行审查,这个程序比较复杂。”

“我们等不了这个程序,有些工作已经超前安排了。”陈彪说,不但地方政府要保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电站业主也指派了专人负责,事实上,不仅是金安桥电站,阿海电站蓄水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每一个电站蓄水之后,都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