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酷热的今年什么日子进入“三伏天”

(2006-07-16 10:11:28)
http://nongli.com/images/fu.gif酷热的今年哪天进入“三伏天”?
 

    今年全国高温,虽然部分省地区遭到突然性暴雨成涝,但仍不能缓解酷热。还未进入伏天,高温已迫近40℃。从身体自然的感觉,周末晚(7月15)是成都地区在今夏最热的一天,室内温度达到33-35℃,当然今后肯定还有超过的情形。屈指一数,似乎还没有进入最热的“三伏天”,看来,要对付被人类自己破坏生态的酷热(无度建设、无度扩展汽车工业),首先要弄清那天入伏,以便早着准备三。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一、今年的初伏

    今天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6月20日、6月30日、7月10日、7月20日是庚日,显然7月20日是今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当日进入今年的“三伏天”--初伏。

    二、中伏

    显然公历7月30日是夏至后的第4个庚日,也就是进入二伏的日子。

    从7月30日至8月9日共计10天,即今年中伏为10天,三伏共30天。

    三、末伏

    今年的公历8月7日立秋,而后的第三天即8月9日为庚日,当然这天就进入末伏,也是今年最后一伏。公历8月18日今年的“三伏天”结束。

    四、伏包秋

    成都地区自古相传一个“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的谚语,意思是说,按我国农历计算排列,“伏天”先开始,将立秋这年节气夹在30或40天的伏天中间,这样的天气一定是不太热,凉快。原因在于秋天来得较早,气温自然就没有酷暑那么热,人体容易接受与适应。相反如果在出现农历上半年润月的等情形,“伏天”推后,“伏”被秋所包括,那么天气就非常热。并且调温期间也较长。

    而今年应当属于{伏包伏}的情形,但愿这个谚语得到印证。

http://nongli.com/images/fu.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