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简垃圾短信杂谈育儿 |
分类: 一声嗟叹:世事篇 |
自从女儿上了初中,各式各样的辅导班、提高班招生短信便闻风而起,很快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地占领了我的手机。加上原来银行的、证券公司的、地面商场网上商城的、以及售房、推拿、假发票甚至迷魂药之类“英雄不问出处”的,每天收到的“待利用”短信,总有二三十条。同样内容的话每天连续重复几遍,熟人间都难免厌烦,何况这没头没脑地闯了来,又不分青红皂白、赶也赶不去的陌生人?我平生最恨睡梦中被人吵醒,偏偏这些短信又总在我睡得正酣的时候频响,于是很快地,我从好奇到无奈,从无奈到厌烦,弄到后来一听到那喋喋不休的短信提示音,简直有了一种想把手机扔出去的愤怒。
我不知道短信怎么拒收,也不方便再换一个新号码,一来我跟外界的联系都是这个号,改动以后再去挨个通知更正,太麻烦。二来换了以后,那些垃圾短信难免春风吹又生,火速占据我的新手机——绕了一圈又回到原处,这一通折腾也是白搭。无奈之下,只有把短信的提示音取消,晚上集中看一次然后统一删除,这样虽说是治标不治本,困扰便立时减轻了不少。
可是这几天却接连出现了问题。先是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由于一些枝枝蔓蔓的细节有了一点误会。那天早上给我发短信,想趁假期一起坐坐。见我一整天没有回复,竟然以为我还在怨恨她,直到晚上看到我的说明才恍然大悟,在一串哈哈大笑中释然。跟着在工作上又出了纰漏,因为没及时看到短信耽误了交稿,就像已然做好的饭菜搁在厨房里,却因为没听到招呼耽误了开席,悲催得紧。再后来是一个西藏的同学来京转机,怕忽然造访不方便,就发了条短信问我“是否有空见个面”。可惜等我看到这条消息时,她早已“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回到藏家儿女的天路上了。我心里的惋惜和懊悔,一言难尽。
倒洗澡水泼出去孩子,这样玉石俱焚的事情是不能再做了。一出出地“把日子过成了段子”,我终于整明白了:如果不另外买个手机,更重要的是单独留一个亲情友情号,那么我的出路怕是只有一条:继续烦恼。
其实,我何尝不知道公民隐私是理应受到保护的,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发送垃圾短信的人,是从哪里弄到我个人信息的呢?只是,知道的未必能明说,即便明说了,也未必能改变
。因为这里面看似简单,却牵扯着太多东西——浅浅的情分,悠悠的伦理,莫须有的潜规则,可以想见的利害关系……社会是一张天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环环相扣,愿意不愿意,有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乎,有多少本该理直气壮的维权,都身未动、心先死,顺理成章地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已发《东莞日报》、《乌鲁木齐晚报》、《常州晚报》、《梅州日报》、《苏州日报》、《呼和浩特日报》)
后一篇:木头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