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约栈桥,又见大海

(2007-11-09 08:22:49)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人文/历史

旅游

青岛栈桥

分类: 且行且住:闲游篇
  

相约栈桥,又见大海

  

    青岛是一座令我向往的城市,可这些年来总是阴差阳错,直到今年的夏天才得以成行。 

 

    栈桥无疑是第一要去的地方。这不仅因为它是青岛十景之一,更因为它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从青岛啤酒的商标上,我至少已经跟它认识了二十年。在青岛湾海滨的金色沙滩上,隔着一层细纱一样的薄雾向它望去,那红柱金瓦、盔顶飞檐的回澜阁,好像是刚刚从我珍藏的旧年画里飘出来似的,不知为什么,竟然没有感觉到一丝的陌生。 

 

    沿回澜阁中心的螺旋形楼梯登阁远望,前海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绿荫如盖、树影婆娑的小青岛好似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恬静安然;脚下,一层层的白浪从远处澎湃而至,拍打在花岗岩的防波堤坝上,激起一簇簇雪白的浪花,似抛洒出的漫天珠玉,轰然作响。  

 

    海边,赭石色的岩礁上,一对对情侣穿着洁白的婚纱在拍结婚照。一对新人大概是等得时间太久肚子饿了,又怕随时轮到自己不能走开,于是各自捧着一只一尺来长的玉米,坐到一块石头上急急地啃。新娘的体态稍稍丰满了些,租来的婚纱很不合身,背上的拉链有一大截拉不上,勒出一小包鼓鼓的白肉。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既而又生出一丝感慨——浪漫与现实,原本也就是如此密不可分。 

 

    这个念头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南戴河。月色里的大海,如宝蓝色的夜空一样地静谧、安详,闪着细碎的粼粼波光。沙滩上,我和一起来参加笔会的文友们围在一堆篝火旁,把酒临风、吟海弄月,很有一点不问人间烟火的味道。我当时还年轻,却以为自己已经看穿了很多事,写的诗句里也总有一点沧桑的漠然。我记得有一首《浪花》,大致是这样写的: 

 

                 用苍白的嘴唇 

                 施展着诱惑的冷峻 

                 与炽热的沙滩 

                 漫不经心地拥吻 

 

                 沙滩呵 

                 你枉费一世的期待与焦灼 

                 浪花其实并不是花 

                 它永远不会 

                 为你结果  

 

    这首诗写出来以后,在当时得到的反响挺不错。可是现在回过头再看,则未免有点求全责备了。十几年过去,我从一个满怀梦想的文学青年变成了一个安于宁静的全职妈妈,这期间几次看海,每次的感受都不同——年轻的时候,我以为大海是人生,魅力就在于它的波澜起伏;而现在,我觉得大海是心境,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宽广和包容。

 

    这次去青岛是同学聚会,毕业以后一别十七年,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再见面,可是分开了这么久,大家在一起却没有感到一点距离。当年那些以为会记一辈子的恩恩怨怨,现在说来成了妙趣横生的笑话;原先几乎水火不容的,一见面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远归的亲人……没有太多同学少年的回忆,也没有多少年华老去的感叹,当年望花垂泪、对月神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大家在一起说说工作,聊聊孩子,登上崂山观光祈福,坐在啤酒街纵情畅饮,都是现实而真切的快乐。也许真是像人们说的,四十岁的人已千帆看尽,知道了云卷云舒、潮起潮落,都不过是过眼即逝的风景,看过之后也就淡然了吧? 

                                                   (文/阿简) 

                         

                                    相约栈桥,又见大海

                                (发于《北京娱乐信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