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岁女儿谈婚姻让我心惊

(2007-09-17 08:56:09)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人文/历史

亲子

家庭

分类: 舐犊情深:亲子篇
 

八岁女儿谈婚姻让我心惊

 

    晚饭后,老公歪在床头看书。我闲来无事,便把脚伸到他跟前,左一下、右一下地踹他那颤巍巍的肥肚皮。

 

女儿看见了,对这个节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立刻甩掉拖鞋跳上床,花拳绣腿地比划着就要出招。这丫头经过几年专业的舞蹈训练,那脚劲儿比有些大人的还生猛,而且一向是疯起来便忘了轻重,我怕她这一脚放过去,她老爹那把老骨头吃不消,赶紧喝令她停止。她心有不甘,很不忿儿地翘起下巴质问我:“妈妈都蹬半天了,我蹬一下怎么就不行?!”我陈述理由,她逐条掰扯,我烦了,对她说:“总之有些事我可以做,而你不能。因为,他是你的长辈,是我的老公!”

 

她不服,说:“那他还是我爸爸呢!老公要是一离婚,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可是爸爸跟孩子的关系,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变!嘿——嘿——嘿——嘿……”

 

她大概是觉得自己这一招很能制胜,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冲着我夸张地坏笑。我可是一点也乐不出来了——一个八岁多的小孩子,对父母的婚姻关系居然会有这样令我意想不到的认识,准确得令我吃惊,冷静得近乎无情。是啊,夫妻是世上最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今天如胶似漆的伴侣,也说不定有朝一日就会变成路人,“什么关系也没有了”……明明知道不过是句孩子话,可不知怎么,还是觉得悲从心头起,寒自背后来。

 

她见我变了脸色,心里有点不忍。告诉我这话都是在央视的《社会与法》频道里看到的,她“不过随便说说”。见我还是板着脸不吭声,便靠在我的身上道歉撒娇,铁腕过后又改怀柔。我忍住笑,在心里暗暗掐算着火候,最后表示“大人不计小人过”,打发她去背古诗。

 

她跟爸爸背杜甫的《登岳阳楼》,读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忽然说起风凉话儿来:“老爸,这杜甫怎么动不动就鼻涕眼泪的啊?不就是朋友没给他写信吗?这也哭。”说到这觉得不算完,摆弄着手里的古诗材料想了想,又掰着手指头接着说:“你看啊:‘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难过了要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马上要回家,高兴了还哭;整天悲悲切切、哭哭啼啼地,太不像个男人了!”

 

她爸先是跟她一起肆无忌惮地大笑,笑得跟杜甫一样涕泗横流,跟着又讨论起这几种“涕泪”的不同,爷俩叽叽咕咕地,在那聊个没完。我也乐得乱中偷闲,由着性子,心猿意马地开个小差——现在的孩子,是不一样了。我们这辈人在这个年纪,不要说剖析父母的婚姻关系,就是淘淘气、顶顶嘴,也断然没有这么大的杀伤力——没有这些信息,也没有这个勇气。别说是编排一位流传千古的诗圣,就是老师随口提出的一个建议,听到耳朵里都是圣旨。我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号召大家要艰苦朴素,在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的同学看齐,我回到家以后立刻跟考古似地翻箱倒柜,非要找出一条屁股上面贴着两块椭圆形补丁的裤子来。见翻腾半天一无所获,便死活非要缠着妈妈,给我在崭新的茶绿色线绢裤子上钉两块补丁。好多年以后提起这事,家里人还叨念着我那时候的纯真可爱,这事若放在现在的孩子们中间,想来该是一件让人难为情的事情吧。

 

前些日子跟几个孩子家长聊天,说到两代人之间的比较,我们的感触很相似:现在的孩子们,思想是大大地解放了。他们这一代人,多了一点见识,少了一点盲从,这是好事,可是在多了一点平等的同时,似乎也少了一点对长者和权威应有的敬畏。也许,这就是生活当中的辩证法吧,利与弊、得与失,总是相互矛盾,又相互包裹的,就像蛋清包裹着蛋黄,非要混在一起搅散了、打匀了,做出来才“就是这个味儿”。

                                        

                                         (文/阿简)

 

八岁女儿谈婚姻让我心惊

 

(《扬子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