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犯浑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个浑家长

(2007-05-21 09:15:08)
标签: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校园命案

子女教育

分类: 一声嗟叹:世事篇
 犯浑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个浑家长

 

曾经跟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聊过学校请家长的问题。她说非到万不得已,她很少通知班上的学生请家长,因为明理的孩子如果有问题,学校的帮助教育就能解决了,而真正屡教不改、需要老师跟家长“联合执法”的孩子,就算找到他的家长也没有用——他非但不会与你合作帮孩子改掉错误,反而会强词夺理地替孩子百般开脱,甚至倒打一耙,把责任和过错完全归咎于老师和学校,这样的做法,无疑会让孩子的气焰更加嚣张。“你发现了吗?一个犯浑的学生背后,往往有一个比他还浑的家长!”

 

我不知道她的这个做法是否正确,但她说的最后那句话,我信。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的班上就发生过一件很让人不快的事。放学后,孩子们在园里的游乐设施上玩,一个叫静静的小朋友忽然间摔倒了,脑袋磕在铁制的台阶角上,鲜血立时汩汩地冒出来。我跟她妈妈正在一旁聊天,看见这个情况连忙把孩子抱进医务室,可保健医对那跟小嘴儿一样咧开着的伤口根本没法处理,孩子必须尽快送到医院去。幼儿园在某军司令部的大院里,离最近的大门少说也有二三百米,因为不允许外部车辆出入,要一直走到大门外的马路上才能打到车。园长叫传达室的门卫蹬了一辆小三轮车送她们,静静妈抱着孩子坐在三轮车上,捧着孩子被鲜血濡湿的脑袋泪流满面,我则拉着女儿跟在三轮车后面一路小跑儿,追着问她静静爸爸的电话,好通知他带上钱去医院跟这娘儿俩会合。

 

一周以后,静静伤好又回到了幼儿园。据静静说,她当时之所以会摔倒,是因为奇奇忽然间伸出脚绊了她一下。静静妈虽然知道女儿一向不说谎,但还是向当时跟静静一块儿玩的几个小朋友核实了一下,出人意料的是,奇奇本人也承认了是自己干的,只是他坚决不肯道歉。

 

为了给女儿一个说法,静静妈在第二天送孩子的时候跟奇奇妈说起了这件事。谁知奇奇妈非但没有表现出一点歉意,反而矢口否认是奇奇下绊把静静摔倒的。更可气的是到晚上接孩子的时候,昨天还敢作敢当的奇奇就翻脸不认账了。

 

老实巴交的静静妈气得拉着我的手掉泪:“您说这人怎么这样儿啊?孩子摔伤那天,您都拉着孩子跟在我后面跑来跑去地帮忙,奇奇他妈怎么就连把手儿都不搭呢?我跟她说这事儿,也就是想要奇奇跟静静道个歉——他不能这么存心欺负人对不对?我又不是去找她讹钱,她推得这么一干二净的,让人寒心!”

 

我拍拍她的肩膀,不知道该说什么——小孩子的为人处世,很多时候就是家长的翻版。一个故意作弄别人又蛮不讲理的孩子,有这样一个家长,其实很合乎逻辑。可是,孩子们都在一个幼儿园,家长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样的话,我能说吗?

 

后来在老师的耐心说服下,奇奇最终还是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并且诚恳地向静静道歉了。可是,当他迫不及待地把老师表扬他知错就改的喜讯告诉来接他的妈妈时,招来的却是妈妈的一顿当众臭骂。

 

我能想象在妈妈一盆冷水兜头泼来的一霎那,原本兴高采烈的奇奇心里会有怎样的委屈和迷惑,却无法想象长此以往的话,这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会在父母的调教下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起来,家长这样的做法虽然令人不齿,可总归还算是小事,前两天看到一则由学生家长闯进校园制造命案的庭审报道,更让人惊心。在西安某中学,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学校里,因为男生不小心踩了女生一脚发生纠纷,女孩的父母听说后随即闯入校园,由女儿引领着找到那个男生一顿暴打——丈夫对着男孩的胸腹拳打脚踢,妻子用皮鞋的鞋跟狠击男孩的头部……很快,一个14岁少年的生命,就这样在顷刻间灰飞烟灭了。

 

犯浑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个浑家长

(遗像上的男孩就是那个被打死的少年)

 

虽然这件案子目前还没有宣判,但结局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两个孩子之间,仅仅因为不慎踩了一脚而引起的小小纠纷,竟然要以一个孩子失去生命和两个大人失去自由来了结,这样的结局未免太惨痛了,而这样的惨痛,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知道那个拉着大人给她出气的女孩子,日后要如何面对已经沦为阶下囚的父母,这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又会在她的心头留下怎样痛楚的印记?

 

舐犊之情是为人父母者所共有的,看到自己钟爱有加的骨肉受到伤害和委屈,比自己遭罪受苦还要万箭穿心,这,是人之常情。可问题是,这样的痛苦要怎么样排解?是安抚劝导孩子暂且镇静下来,然后再慢慢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还是火上浇油甚至赤膊上阵,现时现报地毁掉对方以图一时之快?

 

对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父母手中的。理性而健康的父母之爱就像一支画笔,落笔和着色在从容浅淡之间,给孩子记录下一份明快而美丽的人生记忆;而狭隘和仇恨则把它变成了一个烧红的烙铁,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烙下背负一生的疼痛。

                                          (文/阿简)

犯浑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个浑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