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里锦屏,千年画卷

(2006-10-09 07:50:36)
分类: 且行且住:闲游篇
(盘山主峰——挂月峰)
 
 

位于天津蓟县境内的盘山,山势蜿蜒,雄奇险峻;峰峦叠翠,秀丽清幽,犹如一道绵延十里的锦绣屏风,巍然屹立于京东,以它的“五峰八石”、“三盘之胜"”和各具风情的四时风光而驰名中外,被游遍九州山水的“驴友”乾隆帝誉为京东第一山。他不仅委派了一名替身僧驻在盘山的天成寺修行,而且在28年间先后32次驾临盘山,写下了许多赞美盘山的美丽篇章。

 

从莲花岭进入风景区,一块镌有入胜两个大字的巨石首先进入人们的视线。这两个两米见方的大字,雄浑持重、镌刻规整,它像一块指示牌,游人由此拾阶而上,便开始了入胜寻幽的意境。走在涌动着草气花香的小路上,一阵山风徐徐吹过,古佛舍利塔上的100多只铜铃随风而动,叮铃作响,那清脆而悠扬的铃声,在山间林丛里袅袅不绝地回荡着,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刹的神秘和久远。

 

一路进山,清流淙淙,石刻遍布,步步有风景,景景有传说。这,便是以泉水取胜的下盘。盘山的泉,静则水波流转,动则溅玉飞珠。飞泉响涧,瀑布腾空;在翠屏峰下有一泓 涓涓泉,泉水清冽晶莹、明澈见底,淙淙流淌的悦耳之声有如琴音。距离此处不远的飞帛涧,则是从翠屏峰飞流直下,如一条银白色的丝帛凌空飘飞,灵动娟秀而又酣畅淋漓。行至少林寺东,多宝塔龙头山下的龙池,石壁上凿出一条红龙,每当清风徐来,倒映在池中的红龙就随着水波的荡漾活了起来,犹如真龙戏水一般。

 

行至古中盘,石胜开始成为中盘美景的主角。中盘的山石形状各异,嵯峨嶙峋,放眼望去,有的如鹰击长空,有的如龟缩谷底,有的如英雄仰天长啸,有的像宝剑直指云端……据当地的导游介绍,盘山有26处名石,其中最为著名的怪石有八处,即:将军石、悬空石、喝断石、摇动石、蟒石、菱角石、晾甲石和帐房石。它们因自身的形状或神奇的传说而得名,成为古老的盘山上,一道道融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独特景观。

 

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盘山的石刻。盘山的石刻星罗棋布,有的雕凿于崖畔峭壁,有的镌刻于巨石之上。古往今来,吟诵盘山的名人诗词不计其数,仅皇帝题记的诗文就多达300多首,盘山石刻,就是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诗集;这里的碑刻藏量丰富,大到丈许,小至方寸的文字应有尽有,而且形成年代长,书法体例多,赋予盘山石胜景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其实与这些奇特的山泉与怪石相比,最具特色的还是上盘的松胜。就连游遍名山大川的乾隆皇帝,都为之发出这样的感慨:何处无松?盘山之松,天下松之宗!在悬崖绝壁处,在绿涛云海间,那一棵棵从石缝中伸展而出的盘山松,总会在你经意或不经意间跃入你的眼帘。它们或立、或卧、或俯、或仰,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天成寺大石桥旁的迎客松,树高三丈,干围八尺,形似揖手迎客的老者,千余年来曾迎来了为数众多的帝王将相、豪门贵族、善男信女和文人墨客;自来峰上的挂钟松,相传在唐朝的开元年间便能承重千斤重的铁钟。此钟一响,平谷、三河、蓟县远近可闻,因此有一钟震三县之说;万松寺望海楼的凤翘松,从崖边凌空横生,其形状如孔雀开屏,又如彩凤翘尾,于刚强之中又有几分妩媚。导游告诉我们,盘山原本还有很多的古松,可惜都在抗战时期毁于日寇的战火之中了。我看着这些松树,听着耳边响起的阵阵松涛,觉得眼前的松树仿佛真的像是一个个钢筋铁骨的燕赵壮士,保住了自身不屈不挠的风骨,也见证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悲歌。

 

下山的时候已是傍晚,这暮色苍茫、雾霭缭绕的黄昏时节,整个盘山犹如蒙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越发显得钟灵毓秀,别有一番朦胧、含蓄的独特魅力。身处山中,便有一种似晴非晴、未雨是雨的奇妙感觉。自古以来,盘山的这一独特景观,很久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啧啧称道,并给它起了一个诗意、唯美的名字——三盘暮雨”。现在,它已经是闻名海内的津门十景之一了。

          

        http://www.keli.net.cn/file/bbs_20053111265271972.jpg

                           (飞帛涧)

 

                                                       (文/阿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