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是高龄老人的最后归宿
(2025-06-29 08:44:04)
最近看了抖音上采访一对九十岁高龄的外交官夫妇,谈了上了岁数如何合理安排自己晚年生活问题。结合2024年4月到北京泰康养老院现场体会,原来一起工作的李秀英夫妇在养老院的体会,对自己认识过好老年生活,如何在高龄之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65岁就处理了城里的房子,搬到泰康养老院去住了。二十多年时间里,他认为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候。不仅写了二十多本书,而且结交了一大批老朋友,每天生活有规律,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吃的好,睡得着,非常幸福”。大连我们这对老邻居,在日本当了很多年教授,退休后在海南又生活了一段时间,八十岁后选择进养老院。每天生活规律,一帮老同学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过的悠哉悠哉。加上今天看的这对外交官夫妇的现身说法,可以说人到了老年尤其身体行动不便,需要有人照顾时,果断选择去养老院是明智之举。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原来是流行养儿防老,后来发现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占了绝大比重,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家庭,而且生活压力非常大,让他们成天来照顾你几乎不可能。后来又提倡居家养老,认为呆在自己家,想干什么干什么,无拘无束,晚年呆在家里,不受任何约束是最好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两种方式都有问题。即你岁数大了,没有专人陪伴,孤独不用说了,每天做饭吃饭就是大事。不好好吃饭营养跟不上,身体很快就会出现问题。二就是上了年龄,反映迟钝最容易摔倒。而一旦摔倒卧床,形成血栓,人很快就会离世。三就是医疗,老年人得了急病,不迅速送医是非常危险的。而养老院恰恰提供了从饮食、住宿、医疗、活动等的全方位的服务。大量老年人住在一起,人才济济,大家可以搞合唱、体育比赛以及各种有益的交流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许多专家学者、律师医生,在这里发挥了夕阳红的作用。
中国现在有3、1亿老年人口,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每年还要增加1000万的老年人。因此提前做好规划,度过人生的最后二十到三十年,确实不仅从国家层面,而且每个个人都应该认真加以考虑。作为一名受教育达二十多年,做到教授的自己,更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走在前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