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用理工科人才的问题

(2025-04-14 10:40:2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开始强调年轻化、专业化,党的高级干部必须从基层做起,在各个岗位上进行锻炼和考察。而进入21世纪以来,大批理工科尤其是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中国各级领导班子,甚至进入中央高层,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高层领导主要是法律、经济和人文社科出身的人才相比,我们更注重其理工科背景。因此纵观从市级到省部级,现任的领导多数都是理工科尤其是工科毕业担任的。
    中国重视理工科人才,可能是因为中国处于一个经济建设的高潮阶段。无论是建高铁还是桥梁,无论是三峡大坝还是港珠澳大桥,确实不是专业出身,仅凭经验是不可能的。因此有丰富基层经验,走向领导岗位就成为必然。但是在中国已经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产业升级已经完成,基本建设也大致结束的今天,如何应对世界出现的复杂环境,国家治理从粗放型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时候,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其思路应该发生改变。即大量任用有丰富的基层经验,又是法律、经济、历史专业等人文社科出身的人才,就是今后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对于干部建设,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经验。尤其改革开放后,大批专业人才涌现出来。每年大约1200万的大学毕业生,组织部门进行的选调生计划,大学生村官等,为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储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何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不仅是看他是哪所大学毕业,而最重要的是他是否具有强烈的当担精神,有人文主义精神和法律政策意识,这是我们选拔任用干部的铁律。我们一定要汲取18大以来大批省部级干部成为腐败分子的教训,建立一整套选任用干部的程序和规章,对于阳奉阴为,对党不忠诚,搞面子工程,虚报政绩的人,坚决不予重用。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相信我们的党一定更加纯洁,社会主义的中国才会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