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官场中的能吏现象
(2025-04-13 09:20:22)
2025年4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布对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进行立案调查。这是继福建省的苏林、河北省的周本顺、贵州省的孙志刚、甘肃省的王三运、西藏的吴英杰之后,又查处的一位正省级干部。在人们对官场腐败已经见过不怪,神经处于麻木状态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即这些落马官员都是有魄力、能干事的能吏。今天我们不一一论述这些年落马的省部级大员,只从广西九十年代主政的成克杰到这次查办的金湘军谈一下当今中国官场的能吏现象。
成克杰不用说了,从大学毕业工厂技术员干起,到最后做到广西的一方诸侯,推动广西的改革开放,尤其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北部湾的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最后由于贪腐巨额财产,成为继胡长青之后,被判处死刑的正省级官员。而金湘军可以说大学毕业,一路开挂,28岁就做到正处级,40多岁就做到正厅级的市委书记,53岁做到副省级干部,58岁就做了山西省省长,名副其实的党培养的又红又专的技术性官僚。
看到金湘军的阅历,大学毕业到海南工作,可以说其敏锐超乎常人。经海南到广西,从劳动厅副厅长,到玉林市长、市委书记;防城港市委书记。再北上任天津市副市长、市委常委、秘书长,可以说其阅历之丰富,经历其全面,可以说在当今中国也是屈指可数。按照中国历史的说法,这是一个能吏,一个干才,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野心家、腐败大鳄。
改革开放之后,重用专业性人才,成为近二十年的普遍现象。即认为搞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用懂得管理,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因此大批理工科毕业,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式人,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甚至走向国家领导人岗位。而缺乏人文素养,尤其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文精神和法律意识,成为他们落入“权利陷阱”的必然。成克杰也好,金湘军也好,还有最近查处的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也好,看起来都是满腹经纶、魄力十足。但是从他们的人生轨迹,可以清楚看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尤其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问题。如果这些做法不发生根本性改变估计金湘军式的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