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活,一个人干还是三个人干?

(2006-10-09 11:54:41)

一个人的活,一个人干还是三个人干?

-减员增效的可能性分析

 

一个人的活是一个人干还是三个人干的问题,似乎是不需要回答的,肯定是一个人的活一个人干,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减员增效的逻辑,但是这个逻辑仔细想来有很大的问题,减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效益问题,并且减员不一定能够增效。

 

至于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形成的原因就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是一个人干太寂寞,两个人干会扯皮,需要第三个人来管理;也有可能增加一个人对于公司成本并不敏感,尤其是公司发展很快时,公司对人力资源成本不敏感;在中国最大的可能是要安排亲戚,亲属和亲信等等。当然有组织设计岗位设计不到位的原因。

 

总而言之,我们突然发现人多了,要减员,因为减员增效嘛。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减谁,留谁,如果减员后,留下的人工资没有提高,就算留下来也没有意思,如果市场上能提供同等职位更高的薪水,谁都不愿意留在岗位上。站在员工的角度,留下的希望提高工资,从企业的角度如果要提高工资,我干什么要减员。因此减员能否增效,首先是社会的大的环境,这个岗位的市场供求关系。

 

显然这个问题成了市场,企业和个人的博弈。如果市场是供过于求,每个人都愿意留在岗位上,减员不太可能,员工愿意减薪而留岗,企业的减员难度加大,但是这时减员对企业是最有利的,但是对员工不利,对社会不利。如果市场求大于供,企业减员相对容易,这时员工考虑的是换工成本,而企业减员的效益会低,甚至达不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因为留下的员工会有更高的要价。

 

当然减员对员工来说是一个心理过程,对公司是一个管理过程,对社会是一个冲突过程。经济上的考虑最后不一定能达到增效的目的。设计一个公平程序,认真分析员工心理和社会的接受程度,是减员增效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