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折扣中的空子
上海浦东的商业中心-八佰伴是一家大型的百货商场,主要是一些一线的国际级品牌也有少量的国内顶尖品牌在里面经营。最近突然多了一些捐客(上海人叫黄牛)总是跟在你的后面先用上海话再用普通话和你讨论购买你手上的购货单的价格。为什么,因为八佰伴在节日期间推出了买300送60的折扣活动,我们来看看空子是如何出现的。
买三百送六十的商业出销活动政策的制定,大概基于激励规模购买,规模越大消费者受益越高,当然商家的销售额也越高,尤其是季节转换时,这是对商家和消费者两利的活动。但是这个政策的空子是低于三百没有折扣,这就为钻空子的人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八佰伴的政策里还规定折扣卷必须当日消费。捐客(黄牛)们一是可以低价收购不够抵扣金额的人的购货单叠加形成规模折扣,而是可以低价收购折扣卷,因为很多消费者不会再用折扣卷,尤其在上海很多消费者都是外地的。
价格折扣是常用的制度性激励措施,当然也有价格惩罚。我的观察是任何制度都有空子可钻,关键是钻空子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在八佰伴的价格折扣的设计中,一是折扣比例过大20%,这给钻空子的人提供了太大的空间(在我的记忆中,八佰伴从来没有过这样政策),另外就是折扣的底线太低,在八佰伴这样的中高档购物中心,300元基本上是一个购买底线而不是折扣底线。
我们知道在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着钻空子现象。钻空子产生的原因就是任何奖励和惩罚都会有底线和条件。如果没有底线和条件,奖励和惩罚就很难达到目的。为了减少人们钻空子的机会,制度和法律的制定者想过很多办法,其中就是比例递进,但是由于无论如何变换底线,制度总是需要底线和条件,而且任何制度都回包括奖励和惩罚。
这样制度设计中就需要考虑奖励和惩罚的绝对值和钻空子的收益和成本。而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奖罚绝对值太低,达不到奖罚的效果。如果奖罚过高会增加钻空子者的收益。
钻空子现象不是经济学中外部性市场失灵而是制度失灵。但是钻空子是有益于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并且钻空子在商业发展中也具有机会发现的作用机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