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与学费
前段时间有人惊呼大学生的工资已经低于民工的工资,其实大学生的工资和民工的工资是不可比的,不仅岗位不可比,工资的成长性(流动性)也不可比。首先现在大学生的概念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大学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域的大学生不一样,还有自考网络学院和各种民办二级学院还有海外办学等等。前不久一位澳大利亚大学的学生来应聘,仔细问来是本地的电大和澳大利亚合作办学,质量肯定是有问题的。当然被我们拒绝,但是这可能成为一个海外留学生找工作难得网络消息。
大学生的工资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大学生本身的价值,不同的大学毕业生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价值,当然同大学同专业的不同学生也有不同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进行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好大学的定义一定是学生的价值高,美国大学的好坏首先就是用大学生毕业的工资和有多少家公司来雇用他的学生来定义的,据说哈佛大学的学生毕业前每个学生就有十来个公司等这雇佣工资比其他大学肯定要高很多。当然好专业也很重要有的大学综合名次不高,但是有些专业非常好,在中国这种情况就很突出,在行业类很有名气的大学为很多大众所不知。所以大学不见得都要想北大清华,有特色就很好。特色是什么就是特殊价值,特殊价值就学生会有更大跟特殊的价值。当然你毕业于一所好的大学的好专业你肯定有高的工资。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供求关系,现在大学扩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和工资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因为供给增加,其实社会的就业需求也是增加的。我个人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恶化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的不是数量上的,有的专业严重不足,有的专业尤其是文科大量过剩,因为文科专业最容易扩招,只要增加教室就可以,比如新闻专业,比如国际贸易等。新闻这样的专业,一是全国的可就业量是一定的,基本上不会增加,并且专业的含量不高(新闻无学),如果你不去全国前五名的新闻专业学习,你要就业和拿高工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国际贸易同样如此,我开玩笑就我的个人经验在外贸行业做得好的专业人士几乎都不是学国际贸易出生。
我还是建议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多选择基础性学科,理工类的学生会好一些,因为理工类的专业都知道基础性学科是必修的,尽管现在有的大学基础性的学科学习减少,但是还是多少有些训练的。文科类的学生我建议不要去选择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应该选择学习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这些基础性学科,简单说来现在有很多专业其实和前面五大基础学科一样的。如我认识的国际关系学的很多博士生导师多是学习历史的还有学习物理学的。选择基础性专业的好处是就业面会宽,选择性更强。
现在关于大学的学费的高低的争议很多,我个人的建议应将学费和大学生毕业生的工资挂钩,将大学的学费定在大学毕业生的工资的五倍左右是合理的。比如北大的学生的月工资3000左右,他的年学费应该定在30000左右。如果有的大学毕业生工资在800左右,他的年学费就在8000左右。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大学的学费差大学的学费很合适,但是名牌大学的学费过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