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定价问题
关于出租车的提价的问题,在北京和上海好像已经有了提价的结论,但是正如我在前面的文章(出租车的经济学问题)谈到的,出租车业的问题不是油价升高的问题,而是出租车管理公司的管理费用太高的问题。油的成本只占出租车总成本的20%左右,而管理费却占了50%左右。
由于出租车行业是一个政府控制的垄断性行业,其定价问题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出租车各方利益的博弈,和竞争者的价格而产生的消费替代。油价的提升对出租车业的好处在于很多私家车的车主会选择打的,而提高出租车的消费。我们来看看出租车的定价问题。
出租车公司作为出租车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对出租车收取管理费是合理的,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收取过高的费用是显然的,就上海而言每天收取385元的费用,并且几年来没有调整过是非常不合理的,首先车价已经大幅度的下跌。从过去的十几万降到现在的几万的车,而上缴依然不变,其次出租车公司养着大批的管理人员不思如何改进管理降低成本,形成了一个食利阶层。当然由于出租车公司有着强势的政府背景,要降低上交的费用是难上加难。
出租车司机作为出租车的经营者和承租人,使这个行业里的弱势群体,他们非常被动地成为这个社会的底层。没有出租车行业公会,缺乏集体谈判力量,受到来自于公司,交警,政府交管部门和消费者多重压力和盘剥,对价格没有影响力,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下岗。目前上海很多的的士司机都选择了放弃出租车经营,出租车业司机短缺已经成为了问题。提高出租车行业的司机待遇也是当务之急。
另外其他交通工具的增加,并且并没有因为油价而提价,人们会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提价其实降低人们对出租车的消费。尽管出租车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有着非常不同的消费群体,但是消费转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就此对很多出租车司机进行过调查,他们认为提价对他们会更加不利。
对于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出租车的运营降低了公共车的压力,如果出租车提价,将油价上升的成本转嫁给出租车司机和消费者的做法,最后的结果是不仅不能提高司机的收益翻过来将出租车的消费者推向其他的交通工具,只会加大其他交通工具的压力,百害而无一益。
我的观点减少出租车司机的上缴和管理费后,在考虑油价对价格的影响。而增加城市出租车行业尤其是上海出租车行业司机的收益是当务之急。因为上海的出租车司机主要是个行业的下岗工人,而不是由农民转换而成的司机。他们的收入是和这个城市的其他行业的收入来比较的,而不是和种地的收入来比较的(没有歧视农民司机的意思,其实最近一年来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南汇和崇明来的司机已经占据了一大半)。
认真研究管理费用,油价,司机收益和交通工具的替代效应,形成一个有效的价格共识。我的公式是:总收益=30%管理费用(含租赁费)+ 20%油费+40%司机收益+10%消费弹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