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事实视——还原因果 |
借势也礼,去势也礼
文/扬州雅痞
在中国讲借势,“礼”应该放在第一位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礼,就是孔夫子手中高举的一盏明灯。他老人家生逢“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于是四方奔走,呼吁“克己复礼”。他那时所说的礼,并不等同于现在社会所说的仪礼,而是更广泛地概括了当时宗法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儒家国家学说就认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
很多人一开始是不懂得这一套的好处的。史称“不好儒”的刘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伙流氓气十足,放在今日肯定是一个喜爱行为艺术的“愤青”。有一次,他看见儒生戴着儒冠酸不可耐,便夺过来当场往里面撒尿,以示蔑视。但是,当他坐上皇位后,发现再这样做不对劲了,特别是某次宴会他看到“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竟有点“患之”了——再这样下去,谁也不会把自己当回事!于是儒生叔孙通乘机说服他制定朝仪,让大家注意规矩,时时紧记尊鄙贵贱。朝仪制定好之后,刘邦很快尝到了“甜头”,忍不住高声赞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资也。”自此他对“礼”刮目相看,汉代也借此成为儒家史最威风的时代之一,巨儒辈出。
今天我们所说的礼已经跟先前的含义很不同了,但还是有残存的影子,比如作为典章制度之一的“组织”。一个人在跟另外一个人在说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描述为“两个人在谈话”,但有时就是表示“组织在找××谈话”了,威力非常厉害。若干年前,前工作单位让我负责把两个部门重组成一个新的部门,其中一个部门的头觉得很不“爽”,开始时经常对毕业分配到单位工作不到两年的我处处故意刁难,严重影响了工作安排。于是我私下找他谈话,开头的一句“我这样做是代表组织的,你理解就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除非你不想干这份工作。”就把他给镇住了,自此乖乖干活,别无它想。这就是借势于“礼”的威力。后来,想不到我也给领导“礼”尚往来,请君入“瓮”,借组织之势,欲把我“去势”;我心有不甘,只有挥刀自宫,从此自绝于国企。
礼,就算单纯作为仪礼来说,也是大有讲究的。就说见面时的“握手”礼,就有非常多的讲究。单以其中的“男女大防”,就有以下一些标准做法和注意事项:女士假若不打算与向自己首先问候的人握手,可欠身致意,或点头微笑。女士若要握手则先伸手,男士不能主动上前握手,得等对方伸出手后再握;男士与女士握手,用力要轻一些,一般应握女士的手指,时间要短一些,切忌握住不放,或象老友久别重逢同时伸出左手去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两手做紧握状……这对好德不如好色者如我辈是一大遗憾,不能借握手之势,细细抚摩美丽女郎娇嫩的手部。外国人见面就拥抱的礼节我不知道是否有“男女大防”,但我想应该还是有的;就算没有,人心也可能没有我们这么“邪”,或许只是单纯问候一下而已。
平时看电视,我对两类镜头很不习惯:一是长得很胖的两国领导人会面时拥抱行贴面礼,大肚子抵住了大肚子,以致脸不易凑到一块,如两只袋鼠会面,用广东话来形容,就是“失礼死人”,还不如干脆改成抱手作揖;一是男歌手在舞台上如猴子窜上窜下累了之后,通常会跑到舞台边缘,伸出手来,跟台下的观众握手,不但犯了“握手时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这是对受礼者最大的不敬”的禁忌,而且不尊重女性,没等人家伸手就先把吃豆腐的手伸了出去。
不错,他们是在政治场合和娱乐场所做show,他们是政治家和明星,不是“人”,不可以以人之常情来要求他们。其实在平时,我对这也是无话可说的,只不过趁着现在说“礼”,轻轻牢骚两句。
——这也算是借势于“礼”之一种吧?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礼,就是孔夫子手中高举的一盏明灯。他老人家生逢“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于是四方奔走,呼吁“克己复礼”。他那时所说的礼,并不等同于现在社会所说的仪礼,而是更广泛地概括了当时宗法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儒家国家学说就认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
很多人一开始是不懂得这一套的好处的。史称“不好儒”的刘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伙流氓气十足,放在今日肯定是一个喜爱行为艺术的“愤青”。有一次,他看见儒生戴着儒冠酸不可耐,便夺过来当场往里面撒尿,以示蔑视。但是,当他坐上皇位后,发现再这样做不对劲了,特别是某次宴会他看到“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竟有点“患之”了——再这样下去,谁也不会把自己当回事!于是儒生叔孙通乘机说服他制定朝仪,让大家注意规矩,时时紧记尊鄙贵贱。朝仪制定好之后,刘邦很快尝到了“甜头”,忍不住高声赞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资也。”自此他对“礼”刮目相看,汉代也借此成为儒家史最威风的时代之一,巨儒辈出。
今天我们所说的礼已经跟先前的含义很不同了,但还是有残存的影子,比如作为典章制度之一的“组织”。一个人在跟另外一个人在说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描述为“两个人在谈话”,但有时就是表示“组织在找××谈话”了,威力非常厉害。若干年前,前工作单位让我负责把两个部门重组成一个新的部门,其中一个部门的头觉得很不“爽”,开始时经常对毕业分配到单位工作不到两年的我处处故意刁难,严重影响了工作安排。于是我私下找他谈话,开头的一句“我这样做是代表组织的,你理解就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除非你不想干这份工作。”就把他给镇住了,自此乖乖干活,别无它想。这就是借势于“礼”的威力。后来,想不到我也给领导“礼”尚往来,请君入“瓮”,借组织之势,欲把我“去势”;我心有不甘,只有挥刀自宫,从此自绝于国企。
礼,就算单纯作为仪礼来说,也是大有讲究的。就说见面时的“握手”礼,就有非常多的讲究。单以其中的“男女大防”,就有以下一些标准做法和注意事项:女士假若不打算与向自己首先问候的人握手,可欠身致意,或点头微笑。女士若要握手则先伸手,男士不能主动上前握手,得等对方伸出手后再握;男士与女士握手,用力要轻一些,一般应握女士的手指,时间要短一些,切忌握住不放,或象老友久别重逢同时伸出左手去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两手做紧握状……这对好德不如好色者如我辈是一大遗憾,不能借握手之势,细细抚摩美丽女郎娇嫩的手部。外国人见面就拥抱的礼节我不知道是否有“男女大防”,但我想应该还是有的;就算没有,人心也可能没有我们这么“邪”,或许只是单纯问候一下而已。
平时看电视,我对两类镜头很不习惯:一是长得很胖的两国领导人会面时拥抱行贴面礼,大肚子抵住了大肚子,以致脸不易凑到一块,如两只袋鼠会面,用广东话来形容,就是“失礼死人”,还不如干脆改成抱手作揖;一是男歌手在舞台上如猴子窜上窜下累了之后,通常会跑到舞台边缘,伸出手来,跟台下的观众握手,不但犯了“握手时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这是对受礼者最大的不敬”的禁忌,而且不尊重女性,没等人家伸手就先把吃豆腐的手伸了出去。
不错,他们是在政治场合和娱乐场所做show,他们是政治家和明星,不是“人”,不可以以人之常情来要求他们。其实在平时,我对这也是无话可说的,只不过趁着现在说“礼”,轻轻牢骚两句。
——这也算是借势于“礼”之一种吧?
前一篇:穷学生能买手机吗?
后一篇:少些纪律,多些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