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事实视——还原因果 |
文/扬州雅痞
过完感恩节,圣诞节快到了,想起以前中学课本里收入的十九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麦琪的礼物》。它说的是圣诞节快到了,一对恩爱的小夫妻想互赠礼物。但是拮据的经济条件使他们捉襟见肘,只能卖掉自己心爱的东西换取对方心爱的东西。结果妻子卖掉了美丽的长发,给丈夫买了白金表链;而丈夫却卖掉了祖传的金表,给妻子买来了她向往已久的发梳。
还有故事说的是一个印度教教徒在前往喜马拉雅山朝圣的路上,见到一个小姑娘背着一个小男孩在前面走,走了很长一段路后,教徒悲天悯人地对那小姑娘说,你背上的东西这么重,你受得了吗?小姑娘说,这是我弟弟,重什么重,有什么受不了的!
这两个故事的意思其实都差不多,就是看事物不能单看表面,得深入到它得本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前者,两人珍贵的礼物均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得到比梳子和链子更好的礼物;后者则说明来自内心的责任,可以承受一切重任,而在旁人看来或许无法理解。
接下来谈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自主权问题就比较容易明白了。
我们知道,在国际上,一个国家对于来自别国的援助,是要进行承诺的。比如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就只允许伊拉克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依靠出卖其石油的收入来购买食品、药品以及民用补给品,而不能买飞机大炮等。作为贫困生,接受助学贷款或社会资助时,也必然要对对方做出一定的承诺——虽然这种承诺未必是黑纸白字写得清清楚楚,但最少已经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不得用于进行奢侈的消费等,要专款专用,即保证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的开支。
但读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在校期间能填饱肚皮,而是为了增长知识,“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生如果是利用自己打工攒来的钱买手机、电脑或旅游,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那不但无可非议,而且还应大力鼓励。贫困只是一种状态,而非错误,如果有办法改变这种状态,这不是大家都乐见其成的大好事吗?
大学生应具备“独立、自尊、自强”的精神,如果一边伸手向人家要钱,一边进行高消费,那就乞丐不如了。就算用自己攒来的钱,也应养成精打细算的好习惯,不能大手大脚。我在校时也是贫困生,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记得有一年国庆假期,我们去某座名山看日出,就是晚上坐火车,早上到,之后在山顶上呆通宵,看日出,跟着晚上就坐火车回程,用最少的钱达到了目的。
古人一直强调“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宋朝大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增长知识重要,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也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死读教科书”的现代书呆子,相信这也不是贷款助学方或社会资助方所愿意见到的。其实,现在的学生虽然比我们那年代社会经验丰富,但始终还是有限——你看社会上,组织出外旅游有谁是正儿八经打着“旅游”的旗子,而不是“学习”、“开会”、“考察”诸如此类堂而皇之幌子的?!
过完感恩节,圣诞节快到了,想起以前中学课本里收入的十九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麦琪的礼物》。它说的是圣诞节快到了,一对恩爱的小夫妻想互赠礼物。但是拮据的经济条件使他们捉襟见肘,只能卖掉自己心爱的东西换取对方心爱的东西。结果妻子卖掉了美丽的长发,给丈夫买了白金表链;而丈夫却卖掉了祖传的金表,给妻子买来了她向往已久的发梳。
还有故事说的是一个印度教教徒在前往喜马拉雅山朝圣的路上,见到一个小姑娘背着一个小男孩在前面走,走了很长一段路后,教徒悲天悯人地对那小姑娘说,你背上的东西这么重,你受得了吗?小姑娘说,这是我弟弟,重什么重,有什么受不了的!
这两个故事的意思其实都差不多,就是看事物不能单看表面,得深入到它得本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前者,两人珍贵的礼物均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得到比梳子和链子更好的礼物;后者则说明来自内心的责任,可以承受一切重任,而在旁人看来或许无法理解。
接下来谈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自主权问题就比较容易明白了。
我们知道,在国际上,一个国家对于来自别国的援助,是要进行承诺的。比如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就只允许伊拉克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依靠出卖其石油的收入来购买食品、药品以及民用补给品,而不能买飞机大炮等。作为贫困生,接受助学贷款或社会资助时,也必然要对对方做出一定的承诺——虽然这种承诺未必是黑纸白字写得清清楚楚,但最少已经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不得用于进行奢侈的消费等,要专款专用,即保证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的开支。
但读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在校期间能填饱肚皮,而是为了增长知识,“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生如果是利用自己打工攒来的钱买手机、电脑或旅游,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那不但无可非议,而且还应大力鼓励。贫困只是一种状态,而非错误,如果有办法改变这种状态,这不是大家都乐见其成的大好事吗?
大学生应具备“独立、自尊、自强”的精神,如果一边伸手向人家要钱,一边进行高消费,那就乞丐不如了。就算用自己攒来的钱,也应养成精打细算的好习惯,不能大手大脚。我在校时也是贫困生,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记得有一年国庆假期,我们去某座名山看日出,就是晚上坐火车,早上到,之后在山顶上呆通宵,看日出,跟着晚上就坐火车回程,用最少的钱达到了目的。
古人一直强调“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宋朝大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增长知识重要,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也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死读教科书”的现代书呆子,相信这也不是贷款助学方或社会资助方所愿意见到的。其实,现在的学生虽然比我们那年代社会经验丰富,但始终还是有限——你看社会上,组织出外旅游有谁是正儿八经打着“旅游”的旗子,而不是“学习”、“开会”、“考察”诸如此类堂而皇之幌子的?!
前一篇:时光流逝,而我们浑然不觉……
后一篇:借势也礼,去势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