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去过的那些京郊喀斯特溶洞

(2022-04-17 19:42:31)
标签:

京郊喀斯特溶洞

分类: 生活

          我去过的那些京郊喀斯特溶洞

 

老汉我年至花甲古稀之间,虽去的地方不多,但也乘飞机坐火车乃至自驾经过或是游览了祖国的一些大好河山。总体印象是,北方的山脉苍劲雄浑,南方的山峦郁郁葱葱,这或许与气候、降水量都有关系。所以,那些在水的化学溶蚀下形成的喀斯特溶洞,似乎大都应该分布在南方的山区。然而,在京城的南郊和北郊,确有多处不身临其境恐难以想象的喀斯特溶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方山云水洞。去那里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有关的记忆也已经非常模糊了,但那时清晰地知道这个去处位于京南的房山县(那时还不叫区)。记得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当时国内旅游刚逐渐兴起,而上方山及云水洞景区也还在开发建设中。同学们清晨在学校集体乘车,来到山脚下,背着水壶,穿着球鞋就进山了。大家时而沿狭窄的山涧鱼贯而行,时而顺陡峭的山路拾阶而上,时而在参天大树间嬉笑前行。大约走了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达目的地的洞口。

 

虽然当时有些山洞还没有开发出来,但眼前的景象已经足以令大家叹为观止,让第一次看到此类溶洞的老汉我大开眼界。同我以前去过见过的那些小山洞相比,洞穴既高且大,足有几层楼高,要借着灯光、脚踏石阶上上下下。洞穴不止一个,而是一个连着一个,可以一直往里走。当然,最为亮眼的还是那些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等等,玲珑剔透,光滑晶莹,在灯光的映照下五颜六色,美不胜收,令人既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惊奇在我们大北京就有这样典型的喀斯特溶洞。

 

石花洞、银狐洞。同样位于京南房山。之所以把这两洞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既自成一体,又相隔不远,成为一个景区的两大部分。同当年去云水洞要在上方山徒步行走数小时不同,老汉我三十年前去石花洞时,车就可以开到离洞口不远的地方。而两洞除了有云水洞那样一层连着一层的大小山洞和各种钟乳石奇观外,最大的特点是还有地下暗河和水路。我十几年前再去时,在洞内地下暗河中乘船穿行,真有一种置身西游记神话世界的感觉。

 

滴水湖莲花洞。与前几个洞不同,这个洞我是三年前才去的,而且去前根本没有计划,甚至不知道这个景区。十几个初中同学自驾游的目的是延庆玉渡山和百里画廊,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在返程路途中,又看到一片青山,一池碧水,以及“滴水湖”三个大字。原来此湖落差20余米,瀑布上窄下款,水流从上泻下如从壶中倒出,水声轰鸣,故名滴水湖。大家笑称,这是延庆搭送的一个景点。

 

而沿着湖边漫步,确看见山半腰显现“莲花洞”几个红字。沿石阶登至洞口处,发现这洞口既小又陡,需要弯腰、甚至蹲下身来,胼手胝足,才能进入洞中。洞口散放着几顶头盔,看来是为了防止撞头而准备的。我们戴着头盔钻进洞中,又见到了宛如西游仙境一样的景象。虽然此洞比云水洞、石花洞等等要小很多,但在灯光映衬下,红色、粉色、橘色、黄色、蓝色、紫色的洞壁依然美轮美奂,俨然是那些洞穴的微缩版。老几位庆幸又天降一个仙洞,不虚此行。

 

我知道,京郊的喀斯特溶洞还有平谷的京东大溶洞,房山的仙栖洞等等。但老汉我都没有去过,所以还是说那些“眼见为实”的吧。而这两年由于身体原因,我再也不能到上方山云水洞那样的景区一游了。曾经的进洞经历,就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了。

 

                     (载于2022417日《中国电视报》)

 我去过的那些京郊喀斯特溶洞

我去过的那些京郊喀斯特溶洞

我去过的那些京郊喀斯特溶洞

我去过的那些京郊喀斯特溶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