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缺勤率”上升看完善代表产生机制

(2011-02-25 08:17:23)
标签:

广州市

人大

十三届

六次

全会

出勤率

杂谈

分类: 社会

 

广州市人代会向媒体通报代表和列席代表考勤情况、并公布缺席者名单引发各界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这对代表来说是一种督促,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也是一种维护。”广州市人大采取这一措施的初衷,无疑是为了确保代表的出勤率。但接下来的会议,缺勤率却继续上升(见2月24日《北京晚报》)。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人大,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出勤率,本身就显示出一些尴尬和无奈。而缺勤率继续上升所释放出的信号,也值得思考和研究。

 

与党委和政府构成不同,人大代表、政协常委委员不仅数量多,而且多数是兼职。如广州市人大公布的缺勤名单,都是官员和老板。这些人几乎每个人都有繁忙而重要的本职工作或其他社会工作。而要有效发挥作用,就需要经常性地开展调研,广泛地倾听民意,经常参加包括全会、常委会在内的各种会议,认真研究问题,及时提出有建设性的提案。于是,便产生了一个两难的问题:经常参加会议,势必影响他们的本职工作,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不务正业”;但经常缺席重要会议,身为代表委员也徒有虚名,更难以真正履行决策和参政议政的职责。此外,还有评论认为,由缺席名单反映出代表构成的不合理,这些官员与老板做为“人民代表”实际缺少代表性。这也是“出勤率”反映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很多人再次呼吁,尽快实现代表委员专职化。因为专职了,就可以专心实意参政议政了。但从目前代表委员的身份和产生方式看,很多人既难以做到专职,也不会为此改变身份。比如,那些身价过亿的富翁,不会放着生意不做;那些耀眼的明星,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事业;那些地区、部门的领导,也不太会放弃自己的官职。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如果当选为代表委员就专职化了、甚至终身制了,则既违背社会公平,也不利于他们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行使手中的权利,更好地参政议政。

 

因此,更重要的是增强代表委员的代表性,改进完善其产生机制,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增强代表性,如果仅从不同阶层的角度考虑,比如说要有农民工代表,那可想而知,将有多少不同群体需要被代表,又有多少不同群体难以被代表呢?所以,应该完善分区域按比例产生的程序和过程,使代表委员真正获得本区域选民的拥护。在此过程中,要拓宽推选代表委员的视野和范围,使产生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代表委员不仅要熟悉本领域的事情,也要关心国家大事,有体恤民情、体察民意、反映民声的意识,有总揽全局、平衡协调、比较利弊的本领。做为选民,不仅要看候选人的代表性,看其在本单位的工作表现和群众认可程度,还要考察其参政议政能力,了解掌握其对于担任和胜任代表委员的意愿和可行性,不愿当不要当,不能当也不要当。选民不仅应该选出能够并愿意代表自身利益的人,更应该把选票投给有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人。这就需要使候选人与选民之间有更多的见面、沟通、互动的机会。听一听候选人怎么说,看一看他们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两会”制度和代表委员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加有效地的行使监督职能和参政议政权利。

从“缺勤率”上升看完善代表产生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