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间,河北凶荒,继以地震,民无粒食,往往贱卖耕牛,以苟岁月。是时刘涣知澶州,尽发公帑之钱以买牛。明年震摇息,逋民归,无牛可耕,价腾踊十倍。涣以所买牛,依元直卖与,故河北一路,唯澶州民不失所。
【译文】北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河北路发生了灾荒,接着又发生了地震,老百姓没有一粒粮食吃,往往就贱卖耕牛来勉强维持生计,苟延时日。就在这个时候,刘涣(字仲章,历知邢、恩、冀、泾、澶五州。官至工部尚书、镇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出任澶州知州,把州府库银全部拿出来买耕牛。第二年,地震停止了,逃亡的百姓全部回来了,耕牛的售价一下子暴涨了十倍。刘涣就用州县库银买的牛按原价卖给了百姓,整个河北路只有澶州的百姓没有流离失所。
耕牛
治平间,河北凶荒,继以地震,民无粒食,往往贱卖耕牛,以苟岁月。是时刘涣知澶州,尽发公帑之钱以买牛。明年震摇息,逋民归,无牛可耕,价腾踊十倍。涣以所买牛,依元直卖与,故河北一路,唯澶州民不失所。
【译文】北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河北路发生了灾荒,接着又发生了地震,老百姓没有一粒粮食吃,往往就贱卖耕牛来勉强维持生计,苟延时日。就在这个时候,刘涣(字仲章,历知邢、恩、冀、泾、澶五州。官至工部尚书、镇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出任澶州知州,把州府库银全部拿出来买耕牛。第二年,地震停止了,逃亡的百姓全部回来了,耕牛的售价一下子暴涨了十倍。刘涣就用州县库银买的牛按原价卖给了百姓,整个河北路只有澶州的百姓没有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