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好好读书 |
前些天又读易中天的书。跟我一样,他也对夏坚勇十分推崇,且对余秋雨进行了BS,但没好意思像我这样直接说出来。
文人能像他那么火的也算罕见了。这难免会让人想起当初的余秋雨。一次,杨澜作他的访谈,特意谈到这个话题。他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来选择媒体。
当时读那本书,是一个女同学借给我的,她瘦瘦的,是林黛玉的现实版。因为身体不好,气质尤似。然而,夏坚勇的文字却饱含侠义之气。正如金庸所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正如现代男人们都有一个皇帝梦一样。
然而那个时代的文人,跟现在的文人已经很不同了。金庸写了大半辈子书,才有机会在电视上露脸。这位长得跟连战酷似的老先生,说话很不利索,然而却把故事编得天花乱坠,他似乎很难是一个会说谎话的人啊?一到公众面前,老先生好像总有点害羞。
然而,余秋雨打破了这个传统。在电视上,这个上海男人(祖籍浙江余姚),让我难以接受。就像他后期的文字那样,做作得很。他的出现,让我对上海男人有了“偏见”——姑且称之。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的吧,但他尤其特别,跟陈逸飞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令人反胃。
文人不肯好好做文人,反而像娱乐圈的人。似乎上还有这样的传统一般。你看,在他之后,新一代的“余秋雨”喋喋不休——那个叫做韩寒的孩子,以停滞在10岁的人生阅历,穿出一套艺人的龙套。
不知是时代可悲了,还是可悲了这个时代。
文人当然不会只缩在故纸堆里读书,然而总是跑在T型台下阅览春光,似乎也说不过去吧。你要么就去当艺人,说不定还有机会混个角。然而你不肯,偏偏喜欢让人称你一声老师。如果那些文人复活,可以自己选择时代,眼下的这一个断断会被无情抛弃。
艺人不是艺人,文人不是文人,人不是人……哦,这句话有点过了,算我没说。